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石

唐代苏味道

济北甄神贶,河西濯锦文。声应天池雨,影触岱宗云。
燕归犹可候,羊起自成群。何当握灵髓,高枕绝嚣氛。
苏味道

苏味道

  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人,少有才华,20岁举进士 ,累迁咸阳尉。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原有集,今佚。《全唐诗》录其诗16首。苏味道死后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苏”为其后裔。► 1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振甫赠纸二首 其二

近现代钱钟书

子安有稿在腹,子野成文于心。真惭使纸如水,会须惜墨似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葵扇二首 其一

明代释函是

谁将碧眼入芳丛,裁就云团欲荡空。岂与世间忙腊月,且随云麓度秋风。

逍遥蓬户宜高士,摇落朱门傲贵公。手里仙人君见否,不曾遮面透罗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末留别洞庭知己

唐代朱庆馀

清秋时节近,分袂独凄然。此地折高柳,何门听暮蝉。
浪摇湖外日,山背楚南天。空感迢迢事,荣归在几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诗品二十四则。疏野

唐代司空图

惟性所宅,真取弗羁。拾物自富,与率为期。
筑屋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
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偈颂六十首 其五十二

宋代释昙华

禅禅,更不相煎。坐底自坐,眠底自眠。大家安乐,无法可传。

禅禅,曹洞五位,临济三玄。大年三十夜,脚踏地,头顶天。

禅禅,不直半文钱。海枯终见底,人死脚皮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送高生楚游

明代胡应麟

云涨平湖绿满堤,片帆朝挂武陵西。春山尽日无人见,万壑飞花杜宇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永定河北岸厅署饯别

清代石赞清

永定河边一行柳,皮枯缘受风霜久。岸南岸北来往渡,微官何事劳趋走。

嗟君此别意何如,与君论心握君手。听唱新翻杨柳枝,珍重分歧一杯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泛南湖 其一

宋代黄裳

菡萏香中画舫轻,新红相照亦多情。似迎学士来归院,花烛前头朵朵明。

苏味道

苏味道

  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县)人,少有才华,20岁举进士 ,累迁咸阳尉。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苟合取容,处事依违两可,时称“苏模棱”。因阿附张易之,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与李峤并称苏李。对唐代律诗发展有推动作用,诗多应制之作,浮艳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咏长安元宵夜花灯盛况,为传世之作。原有集,今佚。《全唐诗》录其诗16首。苏味道死后葬今栾城苏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苏”为其后裔。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