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六首 其一

唐代李华

黄钟叩元音,律吕更循环。邪气悖正声,郑卫生其间。

典乐忽涓微,波浪与天浑。嘈嘈鸱枭动,好鸟徒绵蛮。

王吉归乡里,甘心长闭关。

李华

李华(715-766年),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代大臣、文学家。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天宝二年,登博学宏辞科,拜监察御使,转右补阙。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接受凤阁舍人伪职。“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后来,隐居大别山南麓,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积极共倡古义,开启唐代古文运动之先河,著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虚中上人

五代修睦

檐雨滴更残,思君安未安。湘川闻不远,道路去寻难。
吟鬓霜应蚀,禅衣雪渐寒。倚松因独立,一鸟下江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吴二纯叔便道省觐

明代皇甫汸

玉堂仙客锦衣回,画舫轻帆莫漫催。入里便趋嘉庆拜,隔江须惠好音来。

落梅恨早闻吹笛,丛菊愁偏照别杯。自古越乡形胜地,赤城霞起即天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牡丹百咏 其二十一

明代张淮

百味狂香三昧神,就中谁解独知真。开临玉女窥窗处,赏许金貂换酒人。

鹤顶映来犹尚色,马蹄踏去易为尘。遍凭十二阑干曲,一曲阑干一曲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王医官归龙泉

明代郑珞

拜命恩波阔,南归道路长。才名双白发,行李一青囊。

祖帐连春草,征帆挂夕阳。云消波浩荡,烟暝树苍茫。

旅食经淮海,家园入楚乡。药分苏井水,花送董林香。

济世推恒德,长生有秘方。宋清虽已远,千载共流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吴翁晋梅花诗十三首 其十三

明代邓云霄

有女仆春日暮时,淡妆独立嗅寒枝。柔肠暗许檀心合,艳质休教柳眼窥。

顾影檐前聊索笑,倾筐树底重相思。可怜清绝无尘染,魏紫姚黄总不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日本杂事诗 其七十八

清代黄遵宪

一千五百年前纸,在在神灵为护持。如见古人如见佛,焚香百拜展经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松坡刘迂诗二首

宋代廖行之

秋来吾亦爱吾庐,松菊交情未省疎。
底逐风埃轻去鲁,尚余客气欠清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词和韵 其二

元代胡天游

日射珠帘试晓晴,隙光斜上宝钗明。碧纱窗下无消息,閒数吴蚕几个生。

李华

李华(715-766年),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代大臣、文学家。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天宝二年,登博学宏辞科,拜监察御使,转右补阙。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接受凤阁舍人伪职。“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后来,隐居大别山南麓,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积极共倡古义,开启唐代古文运动之先河,著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