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六首 其三

唐代李华

甘酸不私人,元和运五行。生人受其用,味正心亦平。

爪牙相践伤,日与性命争。圣人不能绝,钻燧与炮烹。

嗜欲乘此炽,百金资一倾。正销神耗衰,邪胜体充盈。

颜子有馀乐,瓢中寒水清。

李华

李华(715-766年),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代大臣、文学家。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天宝二年,登博学宏辞科,拜监察御使,转右补阙。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接受凤阁舍人伪职。“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后来,隐居大别山南麓,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积极共倡古义,开启唐代古文运动之先河,著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遣兴十首 其四

宋代员兴宗

文到黄初扫地无,我辈乃欲窥唐虞。崇崇笔冢遽如许,劫劫饥坑有是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静夜吟 其一

明代释函可

秋夜如漆我心忧,醒亦忧,寐亦忧。兼之蟋蟀,苦鸣不休。

揽衣忽坐起,还卧泪横流。大风吹树何飕飗,床头书鬼声啾啾。

家乡已荡尽,胡为身独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韩蕲王湖上骑驴图

明代何乔新

锦裘绣帽韩将军,江上淮东屡策勋。朝端苍桧何蓊菀,干霄蔽日长氤氲。

高皇未有宣光德,指仇为亲忠为逆。鸟未尽兮弓已藏,岳家父子死谗慝。

将军连诉解兵权,萧然物外如神仙。清凉居士聊自命,蹇驴时跨西湖边。

古槐疏冷秋阴薄,门巷萧条可罗雀。相随惟有旧奚僮,偏禆尽入循王幕。

路傍下种故侯瓜,湖堤携酒看梅花。酒酣时过岳侯墓,潸然长泪落烟霞。

敌人忽动南侵志,举朝争献檀公计。黄金不铸韩蕲王,烈士忠臣谩歔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宿僧寺三首 其二

明代李昌祺

荒城晏岁野僧房,迢递他乡忆故乡。病骨不禁风雪冷,一更浑似一旬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粤王台

明代乌斯道

台上离离碧草生,风云盘礴倚孤城。天空百粤山光远,地控诸番海气清。

万里玺书曾落胆,千年铁柱见销兵。英雄一去知何在,几处鹧鸪秋雨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凌孟徵天空海阔簃诗钞并答所问台湾事三首

清代丘逢甲

欲问天空海阔处,来访天空海阔簃。九江门下几人在,风雨萧萧高咏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和二首 其一

宋代韦骧

会饮临登燕,逢春第一回。筝移未归雁,笛送巳飘梅。

北海俄空酒,南山忽隐雷。交谈幸投隙,尘虑此时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夏集公会亭饯金华道卿内翰守澶渊得符字

宋代宋祁

早夏乘休沐,离襟属饯壶。
欣同佩荷橐,恨及唱骊驹。
感恋陪云筑,翻飞别帝梧。
腾装照鱼服,行帐绕犀株。
惭去班中诏,宁容滞左符。
惟应九里润,蒙福在京都。

李华

李华(715-766年),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代大臣、文学家。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天宝二年,登博学宏辞科,拜监察御使,转右补阙。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接受凤阁舍人伪职。“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后来,隐居大别山南麓,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积极共倡古义,开启唐代古文运动之先河,著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