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寄彭城公

唐代李华

公子三千客,人人愿报恩。应怜抱关者,贫病老夷门。

李华

李华(715-766年),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代大臣、文学家。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天宝二年,登博学宏辞科,拜监察御使,转右补阙。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接受凤阁舍人伪职。“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后来,隐居大别山南麓,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积极共倡古义,开启唐代古文运动之先河,著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兄斋头著水仙一盂早春作花甚精媚兄弟对玩因留不得诗状其景

清代王浩

小屋坐如梦,块然见寒花。共此一尺春,与作石生涯。

东风有百好,江燕蹴晴沙。嬛嬛神暮来,罗袜步欹斜。

娈彼金玉姿,凡艳不齿牙。未是山人心,剪裁出天家。

阿兄不肯顾,夷然去鸣茶。时念矾弟兄,抱牍对老鸦。

来归坐欠伸,晚晴放吏衙。忽思收犯斋,新妇映脸霞。

平生江海兴,临事岂有他。尽此升斗间,何用惜芳华。

安得谢扁舟,清卧理钓车。闭门咏棠棣,白首无叹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伤往诗 二

南北朝庾信

镜尘言苦厚。
虫丝定几重。
还是临窗月。
今秋逈照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秋战国门。又吟

唐代周昙

马毙厩人欲就刑,百年临尽一言生。
赖逢贤相能匡救,仍免吾君播恶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五夫新阡图

明代蓝智

画图山色远苍苍,中有先茔百世藏。一径白云留下马,数峰晴雪对眠羊。

芝兰满地香初远,松柏参天节更长。自愧殊乡淹薄禄,新阡谁与表泷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婺七贤诗 其二 陈状元同父

明代胡应麟

同甫真人豪,矫矫谢拘局。宁为跃冶金,肯作瓦全玉。

四上阜陵书,十返紫阳牍。至今华川阳,英气贯岳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兄诗四首 其四

明代皇甫汸

昔共欢娱地,今来倍怆然。隙驹惊电后,行雁断霜前。

易悴同朝槿,难回似夜川。愧非摩诘弟,含涕辑遗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潘母贞慈录有赋

明代李之世

母节臣忠两不移,寸心何幸九重知。旧啼碧泪封衣箧,新揭金题牖户楣。

柏挺高陵留劲节,竹垂甘露护慈枝。南溟淼淼天无际,此是流波捧日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杨伯洪

宋代曹彦约

扁舟一峡七经年,犹忆四民困备边。
已病一夫空有议,误谋元帅本非贤。
公朝虑蜀天常近,之子忧时火未然。
遇合却留经济用,此行应水愧登仙。

李华

李华(715-766年),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代大臣、文学家。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天宝二年,登博学宏辞科,拜监察御使,转右补阙。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接受凤阁舍人伪职。“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后来,隐居大别山南麓,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积极共倡古义,开启唐代古文运动之先河,著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