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月夜

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远在他方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蒙蒙雾气沾湿了你的鬓发;清冷的月光使你的玉臂生寒。
什么时候才能在一起共同靠在透光的窗帘或帷幔旁,让月光擦干两人的思念的泪。

注释
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闺中:内室。看,读平声kān。
怜:想。
未解:尚不懂得。
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

赏析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颔联是说,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

  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首联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在前四句中,“怜”字和“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

  

创作背景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参考资料:

1、 李渗.杜甫诗集选.武汉:长江出版社,2009:412-413
2、 戴燕.历代诗词曲选注.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121-122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中与礼部同舍过葆真宫

宋代程俱

朝来青霞城,汹涌烂银阙。悠然眄天宇,晶莹欲冰彻。

虚空无表里,白照混日月。九区绝纤尘,爽气争栗冽。

初疑骞林境,琢玉堕飞屑。人间出灵苗,顷刻皆秀发。

不知皇季氏,羽卫森幢节。刚风振长空,襟佩剧飘瞥。

真仙足按地,险秽尽平洁。坐令三千界,一洗声利热。

伟哉此遐观,曳屐到濛越。池台静相照,澒洞失坳垤。

仰窥乾坤大,未信东南缺。要须风露腹,始称此清绝。

安得垂天鹏,一跨眇空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送姜山行乞江南

明代释函是

骊歌唱罢不胜悲,春水梨花二月时。细雨闭门寒坐怯,暖风吹袖独行迟。

长干日落逢归客,湓浦烟销见废祠。极目川原千里外,关心唯有老人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黄叔昭归文江

明代杨士奇

赐归初买上江船,归路何因复怆然。渡海几人还故里,到家三月及春田。

碧梧丘垄回生色,绿水园林捲宿烟。莫叹物情非夙昔,青山还映旧门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村居杂咏六首 其四

清代邹起凤

野田新霁后,散步足徜徉。戏水鱼知暖,寻花蝶抱香。

芹泥添燕垒,柳叶啭莺簧。遥忆龙山畔,春风旧草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风

宋代王安石

风从北海起,至此南海上。
问风来何事,去复欲何向。
谁遣汝而号,谁应汝而唱。
汝於何时息,汝作无乃妄。
风初无一言,试以问云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莆田杂诗二十首 其十四

宋代刘弇

远寺梢清梵,孤城咽晚笳。稻畦眠堮渌,榕径愕悬蛇。

尊俎辉琮璧,诗书蛰镆铘。家家馀岁计,吉贝与蒸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李秀才成季负日轩

宋代晁补之

卢敖游八极,末至北阴墟。卒然蒙谷幽,睹一奇丈夫。

泪注而鸢肩,深目玄髭须。轩轩迎风舞,自得乐有馀。

见敖默弗言,慢然下臂趋。敖私蹑其后,若士意不愉。

曰子亦何为,迷缪至此乎。此虽穷荒北,尚或逢日乌。

过是有玄关,晦墨不可居。语竟若欺魄,摄身没空虚。

始予读秦记,疑是忽帝徒。今聆天随言,乃与夸父俱。

逐日下虞谷,力穷尚嗟吁。阳舒固物理,我亦安于于。

若士独何气,幽沉山海隅。浑沌死已久,人生信多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寒食舟中

元代黄溍

东风溪水碧涟涟,溪上青萝独系船。正是落花寒食夜,水烟沙月又鸣鹃。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