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涂次偶作

唐代唐求

岁月客中销,崎岖力自招。问人寻野寺,牵马渡危桥。
为雨疑天晚,因山觉路遥。前程何处是,一望又迢迢。
唐求

唐求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 3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诗三百三首 其二七○

唐代寒山

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首。

一例书岩石,自誇云好手。若能会我诗,真是如来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成章寄…李相公

唐代白居易

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时。石泉碧漾漾,岩树红离离。
朝为灵都游,暮有阳台期。飘然世尘外,鸾鹤如可追。
忽念公程尽,复惭身力衰。天坛在天半,欲上心迟迟。
尝闻此游者,隐客与损之。各抱贵仙骨,俱非泥垢姿。
二人相顾言,彼此称男儿。若不为松乔,即须作皋夔。
今果如其语,光彩双葳蕤。一人佩金印,一人翳玉芝。
我来高其事,咏叹偶成诗。为君题石上,欲使故山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别陈东甫呈尚书钟公

宋代乐雷发

洞庭濯足共题诗,今听骊驹话别离。
泣玉可能悲卞子,买金只合铸钟期。
荷盘翦绿须栖鹭,{上从下鸟}顶分丝补接{上四下离}。
斗酒彘肩聊自壮,古来骚客例寒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德州除夕

明代薛瑄

昔捧天书按部来,之官又上凤凰台。频登风纪知庸德,屡陟廷平愧菲才。

寓馆明朝添一岁,晴霄此夕丽三台。元正驰贺心何似,金殿香浮宝扇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李二内翰

清代严如熤

烽火连年迫上庸,靴刀几队健儿从。田单只计宗能保,李广何妨相不封。

虎穴挥戈余慷慨,凤池簪笔镇雍容。笑余介胄惭文吏,华烛清樽接子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诉衷情(和俞秀老鹤词·五之一)

宋代王安石

常时黄色见眉间。松桂我同攀。每言天上辛苦,不肯饵金丹。
怜水静,爱云闲。便忘还。高歌一曲,岩谷迤逦,宛似商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老病相攻偶成长句寄秘阁侍郎

宋代李昉

衰病增加我斗谙,头风目眩一般般。
纵逢杯酒都无味,任听笙歌亦寡欢。
朝退便思亲枕簟,客来多倦著衣冠。
行行渐近悬车岁,转恐君恩报答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行

宋代陈宗礼

川原绿已张,春去今何在。
深树涵幽姿,微云弄晴态。
禽声互酬应,林霏閒明晦。
渐远人迹稀,清音自虚籁。
唐求

唐求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