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客行

唐代唐求

上山下山去,千里万里愁。树色野桥暝,雨声孤馆秋。
南北眼前道,东西江畔舟。世人重金玉,无金徒远游。
唐求

唐求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 3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二

宋代萧立之

旧嫌诗被西湖隔,一笑谁教却此同。为有简书闲不得,不知吟鬓又秋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蜡月游石湖

明代何巩道

冬尽看山昼亦阴,傍桥红树一閒吟。晴溪清浅流难断,竹路微茫去易深。

谷响答时闻落木,钓丝垂处立饥禽。再来欲向桃花问,便恐迷津不可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朝欢 寿吴母徐太夫人,为同馆吴青坛赋

清代徐釚

荔浦归来帘不捲。青犊千群传羽箭。追思鹤化广陵涛,廿年黄鹄歌成怨。

凤毛今喜见。彩衣犹带御香浅。待重来,板舆昼捧,早自看花遍。

千岁冰桃琼液溅。嘹亮笙箫声近远。锦筵开处记调羹,霜螯雪鲙金刀断。

龙池鸾诰显。红绫春饼曾相荐。最难忘,双驹绕膝,绛蜡烧银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纪姑公五首 其一

清代费墨娟

翁兮莫谓受多磨,命困前因可奈何?我亦沉沦无片善,空怜岁月已蹉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行

清代王寿椿

驿路绕回峰,凭高四望通。人家秋色里,牧笛暮烟中。

野水奔田急,山花点径红。正寻投宿处,山市小桥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绿头鸭 清和

清代陈维崧

翠阴阴。顿染遍、小园前后,果然夏浅胜春。一声莺、穿窗透幕,满街絮、扑帽萦巾。

挑笋偏宜,脱绵乍可,风光尤喜恰初旬。清和景、水烟画就,谷雨搓匀。

漫因循。溪山好在,何妨荷蓧垂纶。笑无端、一场春梦,问几度、百岁閒身。

趁冉冉、柔青缓绿,吟兴剧鲜新。烘朵玫瑰,剪枝芍药,摘梅煮酒且娱宾。

屈指算、盈盈桑妇,渐作茶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宋燕生 其三

清代俞明震

几人流涕谈新政,我自低徊谓子贤。哀乐尽时忘孔墨,国身通后见人天。

微波脉脉归沧海,弃木森森得大年。倘谓时艰求息壤,人间何处有桑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具诗。舴艋

唐代陆龟蒙

篷棹两三事,天然相与闲。朝随稚子去,暮唱菱歌还。
倚石迟后侣,徐桡供远山。君看万斛载,沈溺须臾间。
唐求

唐求

  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