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宋代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注释
耘田: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选注。《范成大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239-244页

简析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范成大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232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简叔恭蔡先生

元代朱希晦

举世纷谗舌,锋芒不可干。驱车嗤阮籍,学易慕丁宽。

试问黄河险,何如蜀道难。太平无补报,只有寸心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洪尚书见寄谒诸葛庙韵二首 其二

明代苏仲

虎啸龙兴动战尘,草庐高卧便超群。决将壮志扶真主,誓把孤忠对鬼神。

只手擎天开土宇,一方垂统正君臣。请看渭水堂堂阵,成败焉知不属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浪淘沙 秋感

明代刘基

江上晚来风,烟蔼濛濛,白蘋吹尽到丹枫。流水落霞衰草外,离恨无穷。

极目楚云东,愁见归鸿,拒霜相倚夕阳中。露重月寒芳意歇,知为谁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慈云似龄叟

宋代陈著

我来景照堂,主人一笑领。
蔬筍充我饥,芎朮疗我病。
坐久不知晚,留以夜榻并。
世事方东流,人情入西暝。
兹逢岂假合,如形有随影。
不言自相知,无味足隽永。
潜远意悠悠。披仰心炯炯。
顾我为何人,古今两照映。
余言不可写,手拍阑干猛,
云飞风满山,万动归一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仲方游吴袖文索诗为别

宋代叶适

九曲弦歌满巷传,儒林声价有谁先。
昔怜少学随翁久,今喜新文信汝贤。
删后画前元未圣,南花北叶定谁妍。
终期猛进一篙力,透过龙门急水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故枢密使陆公挽词三首 其三

宋代俞德邻

群雄纷爱死,一士独捐生。历数绝谁续,纲常晦复明。

人皆念王蠋,天岂祸程婴。泪眼休枯尽,他年看史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汴学

元代洪焱祖

朝元竞诧新宫丽,相国犹存古寺雄。壁水枯荷人不到,石经零落卧秋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烟霞洞赠学信长老

清代俞明震

檐角挂钱江,掉头失西湖。意识远始明,近山转模糊。

入洞探雨窟,结屋通云衢。老僧不说佛,清与山同臞。

了知众生性,料理食与居。精神到盐豉,土木神工俱。

移坐得山情,留客锄春蔬。我佛至悲苦,度世愿已虚。

师能解世法,但取近者娱。耳中万松声,味之成笙竽。

他山自晴雨,吾归寻敝庐。

范成大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