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唐代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月亮 抒怀 哲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天上的明月是什么时候升起的?我现在停下酒杯想问一问。
人追攀明月永远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
明月皎洁,如明镜飞上天空,映照着宫殿。遮蔽月亮的云雾消散殆尽,幽幽月光尽情挥洒出清冷的光辉。
人们知道这月亮晚上从海上升起,又是否知道它早晨也从这云间消失?
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娥孤单地在月宫住着又有谁与她相伴?
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却曾经照耀过古人。
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只是匆匆过客,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赏析

  “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人停杯凝思,带着些许醉意,仰望万里苍穹,提出疑问:这亘古如斯的一轮明月,究竟是从何时就有的呢?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有史以来,有

  

创作背景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根据《把酒问月》题下自注,此诗是作者应友人之请而作的。有人认为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38-739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台城路 与长水诸君别

清代龚翔麟

轻装才卸梅花里,匆匆带春归去。妓馆笼灯,僧畦斸笋,招尽西湖鸥鹭。

青溪梦雨。苦夜夜催人,挂帆南浦。未了游情,更寻鸳水旧吟侣。

凉宵香草系缆,酒阑釭影背,江驿先数。诗屐花间。

官垆柳外,只劝吴侬少住。樯楼答鼓。忍便听声声,短长亭路。

怪杀无山,甚偏多杜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刘端礼步芳桥

宋代王庭圭

桥上画栏低压水,青龙影落芙蕖底。欲渡芙蕖望翠微,波面红云映屐齿。

洛浦清流古有神,罗袜凌波生暗尘。东昏戏作锦地茵,金莲衬步如花人。

而今此事堕渺漭,但有荷花开荡漾。试穿芒屩踏风烟,安用紫丝连步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李道复平章

元代张养浩

文武才全每许君,逢时谈笑建奇勋。世称李道为贤相,帝重严陵是故人。

沧海两扶新日月,青天一扫旧烟云。盛名自古多难处,好及明时乞此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赐金垦田

明代吴与弼

滥向文华辱赐金,侧身北望五云深。都将至渥归南亩,瓜瓞绵绵万古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徐子

明代李梦阳

徐子南游涉洞庭,楚江风浪眼冥冥。朅来振玉朝天子,忽漫传书与客星。

访戴难移剡溪棹,问奇曾过子云亭。烟沙水国催春发,杨柳愁边却尽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寺 其二

宋代赵葵

溪绕青山山绕溪,溪山胜处只僧知。云闲古木禅关静,不到禅关又几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系马辞

元代杨维桢

谁系西枝马,马嘶花乱飞。
乱飞浑自可,莫遣折花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笠东屏迹叠韵

清代朱兴悌

寄迹墙东成屏迹,冬烘兀自著书间。寒来背炙三竿日,兴到神游五岳山。

扫径频因红叶坠,开窗不碍白云还。吾庐吾爱多佳趣,一种幽情未可删。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