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代李峤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
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池边鸟雀声稀环境静谧闲适,依着栏杆细细品评着书简上的文字。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
垂露圆浑有力,一笔一划又好似碎裂的云朵力劲暗藏期间。
请你仔细观察每一个笔画,每一寸都是圆浑流畅、筋骨俱备。

注释
削简:古时削薄竹木成片,用以书写。后用以泛称书写﹑撰述。
龙文:喻雄健的文笔。
河图:儒家关於《周易》卦形来源的传说。
洛范:
垂露:书法术语。书写直画的一种形态。其收笔处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
入木

李峤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 21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行路难·青琐门外安石榴

南北朝吴均

青琐门外安石榴,连枝接叶夹御沟。
金墉城西合欢树,垂条照彩拂凤楼。
游侠少年游上路,倾心颠倒相恋慕。
摩顶至足买片言,开胸沥胆取一顾。
自言家在赵邯郸,翩翩舌杪复剑端。
青骊白驳的卢马,金羁绿控紫丝鞶。
躞蹀横行不止进,夜夜汗血至长安。
长安城中诸贵臣,争贵儒者席上珍。
复闻梁王好学问,轻弃剑客如埃尘。
吾丘寿王始得意,司马相如适被申。
大才大辩尚如此,何况我辈轻薄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王性之见过千金村

宋代张元干

春来书劄已西东,喜复相逢乱世中。
万事变更唯舌在,三年流落转涂穷。
云收野寺侵廊水,月挂孤帆送客风。
剩欲留君明日住,夜阑难得一樽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京师八景 其二 玉泉垂虹

明代杨荣

一派清泠螮蝀悬,涵云浴雾自年年。声回晓阙鸣清佩,影落秋崖湿紫烟。

石罅转来幽㵎里,瑶池分出御桥前。汪洋长比恩波阔,万古东流会百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京华秋兴(三首)

明代王鸿儒

漭漭黄云覆白沙,铁衣万骑迫中牙。
毡裘逾漠烽才息,虎帐传餐士不哗。
金矢射糜寒碛远,玉鞭盘马夕阳斜。
凯歌入塞期非远,鹄望应怜百万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渡海达鹿耳门寄朱石君先生即次赠行原韵

清代孙霖

断鲵饮海海水空,亚班针指层洋东。踏歌陆离诧光怪,逼耳灚灂洪涛舂。

双沟腾沸划红黑,三山隐现浮蛟龙。铁网乞取珊瑚树,星光直射牛女宫。

平生奇绝不易得,况有新诗开愚蒙。小别黯然客腊尾,痴颜大笑来春风。

壮怀破浪走万里,乘槎岂复疑路穷。古今沧桑本变幻,短翮势欲超樊笼。

神仙若无倏若有,会须身入蓬壶中。佛阁明灯不知夜,金鸡一声初阳红。

扬帆三十六岛过,精灵呵护烦天公。荡缨纡回判沙线,鹿耳烟影添朦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入京二首 其一

宋代陆文圭

觚棱栖雀五云深,此日江湖向阙心。朽骨不堪重拂拭,涓人莫枉费黄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古木

元代吴当

铁石皆生色,冰霜有岁华。春雷龙启蛰,星汉客乘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 其一 发大都

元代黄溍

辞亲独行迈,遥遥抵京国。胡为突不黔,驱马更远适。

至尊有时巡,树羽殷阡陌。宿卫必近臣,顾问须耆德。

陋儒亦何知,冗从同执戟。草深原野青,雨暗关塞黑。

寥寥盛年意,眷眷游子色。一身万人中,敢不思努力!

李峤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