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山夜月

唐代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春天 游历 山水 月亮 写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山景色美不胜收,直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忘记归去。
捧起山泉,月影闪烁在手掌间;拨弄山花,香气渗透着衣衫。
游兴顿起,不会在乎路途的远近;想要离去,总难舍下花草的深情。
翘首南望钟声悠扬之处,翠微深处,楼台掩映。

注释
春山:一作“春来”。
掬(jū):双手捧起。《礼记·曲礼上》云:“受珠玉者以掬。”
鸣钟:一作“钟鸣”。
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云:“游客值春晖,金鞍上翠微。”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695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235 .

赏析

  此诗描写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春山夜月图,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开篇两句交代了全篇诗情产生的由头,写出了“多胜事”是“赏玩忘归”之因。接下来的六句是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描述。全诗风格清淡闲雅,描摹物态历历如绘,极富神韵,尤其是颔联两句,物我交融,神完气足,意境鲜明,妙趣横生,历来脍炙人口。

  诗的开头二句点出: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自己游春只顾迷恋玩赏,天黑了,竟然忘了归去。这两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以下六句,具体展开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描述。一、二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多胜事”是“赏玩忘归”的原因。而“胜事”又是全诗发脉的地方。从通篇着眼,

  

于良史

  于良史 ,唐代诗人,肃宗至德年间曾任侍御史,德宗贞元年间,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从事。其五言诗词语清丽超逸,讲究对仗,十分工整。

► 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韦郎司直归成都

唐代杜甫

窜身来蜀地,同病得韦郎。天下干戈满,江边岁月长。
别筵花欲暮,春日鬓俱苍。为问南溪竹,抽梢合过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呈朱丛瑞

宋代陈起

囊中五色丝,拟将舜裳补。
玉阶远于天,莫睹干戚舞。
治朝足文物,一室自规矩。
少贱人或欺,黔娄况贫窭。
毋作饭牛歌,春滋夜来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曾方伯过访寓中奉赠

明代胡应麟

婺水分符接画桡,声名八咏共岧峣。纵横彩笔留三洞,灿烂双旌驻六桥。

拥雾薇花燕阙近,参天棠树越城遥。酬知未和休文曲,独把干将剑色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湖中即景二首 其二

明代祁顺

阴云送雨日漫漫,云锦屏风不易看。今日乍晴看最好,万般奇态蔼林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黄佥宪士弘入贺礼成取道南归为太夫人寿

明代欧大任

紫宸车马出长安,仙掌秋深露已漙。金鉴拜陈明主寿,玉觞归献使臣欢。

家藏桂籍分鸾掖,筵近梅花照豸冠。闻道曾孙迎太姥,画图何异幔亭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家傲 其六 滇南月节

明代杨慎

六月滇南波漾渚。水云乡里无烦暑。东寺云生西寺雨。

奇峰吐。水椿断处余霞补。

松炬荧荧宵作午。星回令节传今古。玉伞鸡㙡初荐俎。

荷芰浦。兰舟桂楫喧箫鼓。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张子公以圆鉴见寄作诗报之

宋代李纲

我观大圆鉴,莹澈靡瑕垢。清光溢寒蟾,碧井窥古甃。

冰池绝埃尘,玉璧无肉好。不知何年铸,款识杂篆籀。

冷然照肝胆,况烛须眉秀。英英张公子,辍赠意独厚。

使我正衣冠,更以别妍陋。嗟予罹百忧,半世困驰骤。

苍浪齿发衰,已觉成老丑。幸兹置宽闲,闭户念往咎。

冠攲与佩落,颠倒散襟袖。平生遭谤谗,白黑坐分剖。

逝将杜德机,渐可塞智窦。岂徒齐美恶,端欲一昏昼。

鉴焉何所施,无乃虚授受。聊持戏凤匣,藏此蟠螭纽。

精光秘不露,犹使魑魅走。讵逃鹦鹉形,时作蛟龙吼。

君看方寸间,此物谁蔽覆。灵台湛虚明,广博含宇宙。

纤毫莫凝结,万象悉笼囿。宁随古今移,不逐面目皱。

人人各具足,一一谢雕镂。无尘安用拂,表里自通透。

诸佛亦何为,四智此为首。祖师持出游,法器久已就。

那将清净眼,更入烦恼蔀。随缘梦幻中,坐阅蛮触斗。

本来妙明心,一念證无漏。持此还寄君,试问承当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桃源

宋代吴潜

东风阑槛两三亭,游人步晚晴。蜂回蝶转得能轻。忽然春意生。
花未老,酒须倾。劝君休独醒。古来我辈最钟情,举头百舌声。

于良史

  于良史 ,唐代诗人,肃宗至德年间曾任侍御史,德宗贞元年间,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从事。其五言诗词语清丽超逸,讲究对仗,十分工整。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