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542篇诗文
人心上方寸,万事属所司。乃于百年间,至感谁能思。
多君紫阳后,有堂扁其辞。扁之匪空言,晨夕惟孜孜。
天地存覆载,大哉允无私。雨露有深恩,寒暑不异时。
圣君握水土,生物随所宜。种植苟得理,礼稔诚可期。
父母生劬劳,罔极恩在斯。罔极恩未报,徒悲蓼莪诗。
况复有难弟,历官际雍熙。龙章下里门,光彩相参差。
至感总由此,永怀应自知。知感乃为德,污简声名垂。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