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晓行

清代张问陶

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
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
客路逾千里,归心折五更。
回怜江上宅,星汉近平明。

写景 抒情 思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暮宿客店时总是被人语喧闹声频频惊醒,辕铃叮呤准备即将早行。
清晨湿润的露气夹带着尘土飞沙,天边的残月伴随着鸡鸣。
旅途漫漫,远隔家乡千里之遥,归心迢迢,萦绕他乡夜半五更。
回首怜望江上曾经栖身的住宅,正是星移斗转天色泛明的时分。

注释
辕铃:驾马的车辕,马颈上的铃声;晓征:早行。
折:萦绕。
江上宅:家人所在的汉阳草堂。

参考资料:

1、 胡传淮主编.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11:第86页
2、 吕晴飞 李观鼎主编.中国历代名诗今译: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04月第1版:第1486页

创作背景

  公元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刚及弱冠之年的诗人,辞别四川故乡负笈远行,孤身一人独去江河湖海之中“闯世界”。此诗即写于诗人由汉阳入都途中。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主编.元明清名诗鉴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08:第1151-1152页

赏析

  全诗充分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艺术表现手法,形象真切地描绘出晓行途中的景色。诗的上半首以写景为主,描写了“飞沙”、“露气”、“残月”、“鸣声”等景物,下半首以抒情为主,情景交融,以景寄情,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清警空灵,意境幽切深远,语言清新。

  “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两句,是为全诗引子。暮宿客店,一夜数惊,晓梦何以难圆,是因为诗人时时惦念着一早行期在即。犹带着未曾散尽的梦,推门而出,那备好的车马已等候在拂晓的夜色中了。上路了,车轮动处,寂静的黎明中抛下一串分外清脆而有节奏的铃声;这悦耳铃声似在宣告:漫漫长旅又开始了——次句中一个“动”字,兼有启动、催动、响动三义,同时又似传达出一种早

  
张问陶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28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济黄河 其一

宋代耶律铸

雪滚洪流激怒涛,何时清澈见秋毫。冰夷应讶无持赠,莫认精诚是寸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五指峰下

宋代王松

水尽山穷处,聊停下泽车。峰高人如豆,树远鹭疑花;

怪石临崖虎,垂藤饮涧蛇。兹游太奇绝,不禁向人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恢长老

元代王冕

眼底纷纷涸辙鱼,道人遇地即安居。
瓦盂香软雕胡饭,松几晴翻贝叶书。
老到世情深脱略,年来生计亦萧疏。
相逢休论当时事,我亦西郊结草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皂幕晴岚

明代叶汉

西山多爽气,青翠照城郭。远眺淡中浓,近看飞欲落。

溟濛何处村,明灭空中阁。彼美山之阿,相思云漠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锡宴礼部

明代陈琏

紫禁朝回响佩珰,南宫锡宴礼非常。乌纱斜插金花粲,银瓮初开御酒香。

盛世已闻麟在薮,高冈喜听凤鸣阳。小臣屡得沾恩泽,遥仰丹宸祝圣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斋日柬汝钦博士

明代王世贞

昼馀公事简,独坐候斜阳。偶却琴书扰,时闻花草香。

清斋予不厌,别思尔俱长。后夜知谁醉,惟言恨太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光禄王卿致仕归荆

宋代司马光

九列谁云非显涂,人生已不负为儒。
拂衣长揖变龙贵,散发还为黄绮徒。
白鹤归飞心自远,青霞高举势何孤。
千金尽与乡人费,不向江头买木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和刘自昭俾寿之词)

宋代吴潜

宝扇驱纤暑。又凄凉、蒲觞菰黍,异乡重午。巧索从来无人系,惟对榴花自语。也何用、讴秦舞楚。生愧孟尝搀一日,叹三千、客汗挥成雨。如伯始。谩台傅。
循环浩劫无终古。但坤牛、乾马抽换,是长生谱。安得笺天天便许,归炼金翁木父。问海运、争如穴处。一笑流行还坎止,算陈陈、往事俱灰土。南墅鹤,相思主。田文、胡广皆生于五日。
张问陶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