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旻上人伤果禅师

唐代杨炯

净业初中日,浮生大小年。无人本无我,非后亦非前。
箫鼓旁喧地,龙蛇直映天。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
书镇秦王饷,经文宋国传。声华周百亿,风烈被三千。
芜没青园寺,荒凉紫陌田。德音殊未远,拱木已生烟。
杨炯

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3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旅中中秋)

宋代石孝友

露叶披残露颗传。明星著地月流天。不辞独赏穷今夜,应为相逢忆去年。
辜窈窕,负婵娟。谁知两处照孤眠。姮娥不怕离人怨,有甚心情独自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失调名

金朝王哲

邢公分剖,举恩情、割断灵光照。内莲生,真可要。姹婴娇,和会通玄妙。忧愁乐道。气收来、结作成珍宝。玉牢藏,五彩耀。透昆仑,日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冬夜同郝公琰龚散木閒谈

明代袁宏道

云树萧然丈石居,清罍遥夜荐霜蔬。佳言屡似飞香屑,往事真如绎故书。

窗外影閒双睡鹤,灯前手冷一编鱼。寒花瘦竹差相得,白首承明梦亦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至后寄甥嘉推官

明代李梦阳

隔县经秋汝面难,好音为郡舅心宽。三河雁起沙先暮,四海阳回雪尚寒。

莱竹召棠他日事,石渠金马向来官。公馀定有寻幽兴,莫惜新篇寄我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江南  本意 其十一

清代吴伟业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翠装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销空。

新样小团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柏字

宋代释德洪

沙村宿雨馀,炊烟淡寒色。山墟蚕市休,野饭渔舟隔。

忽逢柳际门,知有道人宅。扣扉山答响,童子出迎客。

空庭竟何有,冻死千岁柏。钟鸣食时至,老僧揖就席。

香粳定宿舂,露葵应晓摘。羌饥一饭美,何啻万钱直。

风轩纳山翠,引手扪石壁。爱此玉崔嵬,岁久自崩拆。

下有洄涡泉,甘凉冰齿颊。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

吾行无疾徐,住佳去亦得。欲收有声画,绝景为摹刻。

兴来勿复缓,转顾成陈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唐同知

宋代牟巘

平生一寸心,神游梦华录。喜君晚相遇,风景宛在目。

肯为此邦来,大是渠侬福。我但饮若水,生意已俱复。

轧轧寒女手,何事嗟空轴。欲去复停车,为尔两眉蹙。

犹是前叔度,五裤回馀燠。千家万家喜,吾意始云足。

路稳驱车去,祖帐纷相属。贺下不贺上,此语传古俗。

况携善颂归,亲舍喜可掬。炰羔倾家酿,欢声动邻曲。

麾节愿早还,春风棠树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龟潭二首 其一

宋代孙觌

稚竹缘崖瘦,苍藤翳树昏。野花浑少态,谷鸟自能言。

独曳烟中策,来倾月下尊。乐哉无与共,幽兴在桑门。

杨炯

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