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

清代纳兰性德

微晕娇花湿欲流,簟纹灯影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
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待听邻女唤梳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女子含泪的模样,好像娇花带雨,俏丽的色泽像要化在水中流淌开来的样子。苇席上、灯影里,藏着她一生的愁绪。梦醒之后,恍惚自己仍在梦中的楼头等待良人归来。
残月默默映照在大门的搭环上,柔风吹过帘钩轻轻摇荡,再也无法入睡了,唯有等待天明,等邻家的女伴来唤自己一同梳妆。

注释
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正体格律为: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湘真:即陈子龙,字卧子,号大樽、轶符,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几社领袖,文坛名士,于易代之际抗清被俘,投水殉难,有《湘真阁存稿》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的这首追和之作,可能是为思念亡妻而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 著;张草纫 注评.纳兰性德词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27-28

赏析

  此词刻画了一个生活忧愁无绪、百无聊赖而彻夜难眠的女子。全词色彩华美,辞藻艳丽,语浅情深,含蓄有味。

  此词上片首句“微晕娇花湿欲流”写梦中情景,以“湿欲流”写花饱蘸露水、晶莹可爱的样子写出“娇花”模样。“簟纹灯影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梦醒之时,对孤灯,辗转床席,愁思无限。

  下片“残月暗窥金屈戍,软风徐荡玉帘钩”二句写夜景,末句“待听邻女唤梳头”荡开一笔,淡淡作结,别具一格,显出长夜失眠之人的百无聊赖。

  全词着力描绘女子之慵懒情态,色彩华美,辞藻艳丽,语浅情深,含蓄有味,比陈子龙原作脂粉更重,绮思更浓。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 著;张草纫 注评.纳兰性德词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27-28
2、 (清)纳兰性德 著;田萍 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年05月第1版:383-384
3、 (清)纳兰性德 著;闵泽平 译.纳兰信德全集:全4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02月第1版:105-106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27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代李峤

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
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郎中林亭

唐代曹松

只向砌边流野水,樽前上下看鱼儿。笋蹊已长过人竹,
藤径从添拂面丝。若许白猿垂近户,即无红果压低枝。
大才必拟逍遥去,更遣何人佐盛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吴伯子归琼海

明代释今无

未必终如此,功名自有时。海云千里阔,林月五更悲。

爱子能相见,愁予是别离。古人裘破后,此段竟谁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侍御黄仁甫以厥考新溪公之赠与母熊太孺人之封也扁其堂曰皆恩而不佞系之诗

明代王世贞

北堂多媚日,西垄有悲风。忽睹青鸾诰,双飞下紫宫。

荣枯人理别,生死帝恩同。欲识移忠意,南床白简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十咏 其三十六 汪太学道贯

明代王世贞

仲淹司马弟,友于一何笃。不作阿奴攻,但经平子目。

心期偏韦布,酒语易肝腹。折节西京言,翩翩标二陆。

遂令谼中植,蘼芜亦芬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某寒热伏枕已数日忽闻车骑明当接顿睡中得韵语数句上呈四丈龙图兼记至日之饮

宋代张耒

山羊卷酥如切玉,剪毛胡羊花作肉。烛前醉客淋漓时,山泉更煮如珠粟。

深泥三尺归不记,日到床前初睡足。尔来七日战寒热,朝饭斋糜不盈掬。

客来但办君且去,卧听涓涓雪消屋。因山事严京兆出,十驿人人如在目。

驼裘便面行野时,晴郊已动陈根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州将和丁内翰寄题延州龙图新开柳湖五阕

宋代宋祁

闲驻春旟玩碧浔,波光杳杳树阴阴。
便将塞下风沙意,回作江南烟水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风其二十六

唐代李白

碧荷生幽泉。
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
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
馨香竟谁传。
坐看飞霜满。
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
愿托华池边。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