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陈后主的宫廷日日演唱着玉树后庭花,东昏侯宠爱着步步生莲的贵妃潘丽华,雄壮险要的金陵依然是江山如画。前人留下了无数的伤心诗句,如今满眼是危城落日寒鸦。凤凰不再回到这空旷的凤凰台,曾经豪华的住宅早已成为百姓的居住地。令人遗恨满天涯。
注释
湘妃怨:曲牌名,又名《水仙子》《凌波曲》《凌波仙》。
后庭花:指南朝后主陈叔宝《玉树后庭花》。陈后主对歌伎出身的张丽华一见钟情,封为贵妃,宠幸有加,甚至在朝堂议事时也将她抱在膝上。后终因荒淫失政而被随文帝杨坚俘获并亡国。《玉树后庭花》即主要为张丽华而作,中有“妖姬脸似花含露,玉
参考资料:
这首小令写了陈后主、南齐东昏侯的荒淫无耻,强调尽管金陵是“钟皇龙盘,石城虎踞”险要之地,也挡不住统治者的衰亡。全篇多用景语侧面烘托,并多处化用历史典故,风格典雅委婉。这首曲子通过写陈后主和南齐东昏侯的荒淫无道,借历史故事抒发南宋亡国之恨
“朝朝琼树后庭花”指南朝的陈后主,他每日与宾客妃嫔游玩作乐,《玉树后庭花》据说就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他每日沉迷于酒色,隋兵到来时还在饮酒作乐,后被生擒。“步步金莲潘丽华”写的是南北朝时南齐东昏侯事,“东昏侯凿金莲以贴地”,令其爱妃走在其上,称其为“步步金莲”。梁武帝攻入南京后,杀了东昏侯,潘丽华自缢而死。作者无任何议论之词,只是叙述了这两个典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225篇诗文
问西风、甚时吹紧,催将鸿雁声悄。菊花拌坼重阳蕊,凉夜月圆天小。
炉篆袅。晕一缕仙云,不碍飞琼笑。莺烦燕恼。道辜却韶光,传来冷信,逐渐岭梅早。
谁家院。箫韵凄眠度晓。声声心事缠搅。丹凝禅悟寻常耳,还是文园幽妙。
闲自料。烟云幻繁华,转眼成秋草。朱颜未老。正力避吴霜,冬馀强饭,竹素浣尘抱。
微身轻蝉翼,弱冠忝嘉招。在疚妨贤路,再升上宰朝。
猥荷公叔举,连陪厕王寮。长啸归江山,拥耒耨时苗。
幽谷茂纤葛,峻严敷荣条。落英陨林趾,飞茎秀陵乔。
卑高亦何常,升降在一朝。徒恨良时泰,小人道遂消。
譬如野田蓬,斡流随风飘。昔倦都邑游,今掌河朔徭。
登城眷南顾,凯风扬微绡。洪流何浩荡,修芒郁岧峣。
谁谓晋京远,室迩身实辽。谁谓邑宰轻,令名患不劭。
人生天地间,百年孰能要。颎如槁石火,瞥若截道飙。
齐都无遗声,桐乡有馀谣。福谦在纯约,害盈由矜骄。
虽无君人德,视民庶不恌。
凉飙应秋气,草木敛华英。客游总念归,子有千里行。
匆匆俦侣催,悄悄离思盈。丈夫怀志气,孰不恋荣名。
华荐起当路,使者促前征。追饯东门道,把酒哀弦鸣。
萧条野驿暮,泛艳江波清。密谋植帷幄,慰彼苍生情。
古来盛名士,多是起钓耕。
孤灯残照,正乱钟敲动,五更时候。白发孀亲魂欲绝,枕上衰颜非旧。
薄命儿家,慈袅未及,血泪空黏袖。徘徊顾影,从兹心绪灰透。
寻思夜夜挑梭,零针断线,往事归何有。三十馀年缘分尽,多少不堪回首。
此后凄凉,寒衾蔬水,却共谁消受。香焚一炷,苍天肯否相佑。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