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东吴生相遇

唐代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十年来身世漂泊若浮萍,白发相逢涕泪沾满冠缨。
人老了不知道花有美态,离乱时只觉得酒甚多情。
贫居陋巷怀疑春天也少,贵居豪宅感觉月亮最明。
姑且对着这尊美酒大笑,未衰之年应见海内清平。

注释
东吴生:姓名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当是诗人初到润州或建康时结识的朋友。
十年:诗人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流落江南起,直到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擢第,历十二年。此举成数。身事:指人的经历和遭遇。一作“身世”。
白首:犹白发。表示年老。
老去:谓人渐趋衰老。

鉴赏

  原诗题下注:“及第后出关作。”诗人从公元883年(唐僖宗中和三年)流落江南起,直到公元894年(昭宗乾宁元年)擢第,历十二年,战乱频仍,颠沛流离,所以这首诗劈头便感慨万端地说:“十年身事各如萍”。诗人用随风飘泊的水上浮萍,刻画了自己流离失所的“十年身事”。“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自不免同病相怜。

  “白首相逢泪满缨”。按理,这时韦庄已登第,禄食有望,似不该与故人泪眼相对,但自己在外飘泊多年,已是五十九岁的人了。因此,遇故人便再也忍不住涕泗滂沱,泪满冠缨。

  三、四句是挥泪叙旧的辛酸语。回想当年大家欢聚一起观花饮酒的情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此时诗人为痛苦折磨得衰老、麻木,

  

创作背景

  此诗题下有注:及第后出关作。这说明此诗是诗人进士及第后,一次出潼关路遇友人所作。当时作者已年近六十岁。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03-804
2、 马君骅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00-1301
韦庄

韦庄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39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银山寺和宗禅师四季诗 夏

唐代王质

绕廊行听铎丁当,禾稻桑麻各一乡。竹影能令心洒落,溪声自与意清凉。

门无惊鹿冲篱破,路有疏萤掠草光。才到斜阳生暮霭,满庭山露滴松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八分书与友人,继以诗

唐代李建勋

跁跒为诗跁跒书,不封将去寄仙都。
仙翁拍手应相笑,得似秦朝次仲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陈颖仲晚步见山

宋代李弥逊

青鞋布袜绕江湄,矫首山房送日西。
小榼留人灯下觅,短筇邀我醉中携。
峰峦过雨新涂泽,草木逢春自品题。
投老归来同逆旅,好於此地斸愚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览古诗十首 其八

明代张元凯

汉家击匈奴,调发不停轨。战骨窴颜山,流血疏勒水。

度幕愁单于,奏凯喜天子。茅土锡有功,丹书曜连玺。

独惜飞将军,无能建尺咫。白首失期会,塞下饮恨死。

遗腹有门风,吁嗟輮戎垒。军败鼓不鸣,空拳何能耳。

期展曹柯盟,竟作莫敖祀。彼苍良不仁,祖孙厄如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古 其五

明代李以麟

贱妾岂无夫,其奈天一方。梦魂飞不到,万感激中肠。

浴蚕溪水远,拾翠郊原长。黄昏深闭阁,暗泪洒衣裳。

私心在何许,日夕思时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入施州杂咏六首 其二

明代潘希曾

好峰如削透林端,面面生云翠作团。安得池盆宽十亩,贮来庭院倚栏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缺题

明代王象晋

蜡祭喧喧土鼓搓,纷纷髦稚拥如波。咏幽恍际周王世,布令行宣青帝和。

冰箸迎阳辞碧瓦,梅珠散彩耀繁柯。春光积渐来茅舍,对酒能忘鼓腹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叶竹为竹叟禅师作

元代吴镇

谁云古多福,三茎四茎曲。一叶砚池秋,清风满淇澳。

韦庄

韦庄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