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代杜牧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梅花轻盈妩媚的姿态映照在溪水里,就好像仙女用衣袖遮面,严肃矜持地从瑶台上下来。
梅花虽有些妒忌白雪,但在洁白无瑕上,姑且还可以让雪与自己相比;而对于艳丽的春光,却敢于超越它,绝不随顺于它之后。
梅花偶然间与诗人相见,就好像是为了诗人的饮酒赏花而开放。
若是长在秦楼边的话,简直能作弄玉的媒人了。

注释
掩敛:用衣袖遮面,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样子。瑶台:美玉砌成的楼台,神话中神仙所居之地。
妒:嫉妒。聊:姑且。
欺:超越。逐:随着。
佳客:指诗人。
冻醪:

赏析

  全诗紧紧围绕梅花的美去写,使梅花的形象得到了完美的塑造。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这两句主要描写梅花的姿态优美。轻盈的梅花,映照着如碧的溪水,实景与倒影浑然一体,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为了进一步突出梅花的轻盈之美,作者又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梅花比成一群从瑶台翩然而降的仙女,舞姿曼妙,如惊鸿游龙,令人魄荡魂驰。“始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由于梅花太美了,所以雪花嫉妒,但却又不能同它相比;春天被欺,也不敢再迈动轻快的脚步。这两句从侧面烘托了梅花的美丽动人。“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当作者偶然同客人一起去观赏梅花时,他发现如斯艳丽的梅花仿佛是为了冬酿的酒而开,因为赏梅花,饮美酒乃人生之一大快事,故有“似为冻

  

创作背景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作者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这首诗约作于这个时期。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56-57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壶天八景 其五 华渚神踪

宋代邓林

试问青冥跨鹤仙,经游华渚是何年。风云长护三生石,留得遗踪尚俨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沈阳夜月

明代庞尚鹏

虎帐危途三尺雪,五更犹见城头月。朔雪净胡尘,胡笳月下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城南杂咏二十首 兰涧

宋代张栻

艺兰北涧侧,涧曲风纡馀。愿言植根固,芬芳长慰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药山道中

金朝元好问

西风砧杵日相催,著破征衣整未回。白雁已衔霜信过,青林閒送雨声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桂枝香 二首 其一

清代屈大均

殷勤八跪。但暮送潮头,朝迎潮尾。正值沙禾始熟,竞衔双穗。

黄膏四角随圆月,任雌雄、入秋皆美。虎门船返,两篮紫甲,一筐红蜕。

况滥口、河鲀大至,被生钓千头,腥吹墟市。多谢鱼姑肯卖,百钱随意。

更纤手、细将香秆,并霜鳌、对对穿起。急归烹取,蘋花深处,浊醪相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胡达孝水墨妙绝一世为余作枯松孙枝石间老柏谢以长句

宋代杨万里

东斋归自浣花里,访我弄泉惠山趾。随身万里只孤舟,一簪不曾著行李。

忽拈远物出袖中,乃是孔明庙前古柏阆州松。径从平地便起立,上穿屋瓦到青穹。

老蛟脱鳞乾见骨,厥孙碧丝作须发。石间霜皮二千尺,石似孤根根似石。

硬根瘦干未要论,叶间犹带汉唐春。岁久亦无苔藓痕,只有雪山之雪玉垒云。

却收松柏半天里,几上捲来一张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

宋代贺铸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春天 写景 思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人山居

宋代胡宿

翠柏荫山庄,岩扃四序凉。歌攀牛角远,啸引凤音长。

夕膳烹葵熟,春杯切桂香。列侯生计在,千户橘含霜。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