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冬夜饮

唐代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饮酒 抒情 愁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像淮阳太守汲黯经常卧病,偶而喝杯酒解忧愁,客居异乡衣袖上结满清霜,只有与灯烛作伴。
台阶下的积雪像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明年又有谁在此凭依栏杆?

注释
淮阳多病:用汉代汲黯自喻。《汉书·汲黯传》:汲黯因屡谏而出为东海太守,“多病,卧阁内不出”。后徙为淮阳太守,“黯付谢不受印绶,诏数强予,然后奉诏。召上殿,黯泣曰:‘……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求欢:指饮酒。
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与:对,向。
砌:台阶。
谁此:谁人在此。阑干:即栏杆。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5-676
2、 杨佐义.全唐诗精选译注(下).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409

赏析

  “淮阳多病偶求欢”,在这句诗中诗人以汲黯自比,正是暗示自己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斥出京的。“偶求欢”的“欢”,指代酒,暗点诗题“饮”字,表明诗人愁思郁积,难以排遣,今夜只好借酒浇愁,以求片刻慰藉。这一句语意沉痛而措辞委婉。第二句“客袖侵霜与烛盘”,进一步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形影自伤,愤悱无告,更觉寂寞悲凉。“霜”,不仅与“初冬”暗合,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更增迁徙之苦,只此四字,总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所饱含的辛酸。“烛盘”,则关合题面中的“夜饮”,真是语不虚设。寥寥七字,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上两句写室内饮酒,第三句忽然插入写

  

创作背景

  杜牧因刚直敢言,屡次进谏,多次被流放。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他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诗可能作于睦州。

  

参考资料:

1、 肖剑.唐诗鉴赏大典.北京:长征出版社,1999 :1583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野出

明代林俊

激石溪流壮,漫山草树稠。青萝结茅屋,白羽步沙洲。

松子霜前落,凫翁藻面浮。閒身酬勿药,土壤答真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徐氏东园二首 其一

明代蔡羽

入洞多门户,乘高野望饶。花栏依曲磴,潭水接流潮。

院院游难尽,莺莺听转娇。屏间有弦管,待月辄通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六

明代夏良胜

还家短日思永日,行路无情元有情。天涯手足向分袂,故国山水寒齐盟。

不妨深雪压篷屋,秪愁缺月临孤城。谷口子真韩吏部,逢人惟说泪交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淑人启土有感随事写怀用辛巳韵 其四

明代顾清

为君砻石为君辞,几度含毫湿素衣。两字龙光三锡命,一行先上赤缯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村居 其二

明代赖镜

山晚云栖屋,林深月满篱。数声寒鸟静,一片夜虫悲。

多病逢人少,长贫愧母慈。年侵不可觉,祇有鬓毛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平湖顾能挽

明代林光

尘埃真解白人头,一盖楠棺万事休。饫炙误同工部醉,骑鲸疑逐谪仙游。

催徵岁晚粮羞办,吟弄身前句苦投。伯氏天伦恩素厚,新阡迟卜信何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所思

明代卢龙云

有所思,乃在大海旁。将何问遗君,明月更夜光。锦带缭五丝,薰以瑞麟香。

君心闻已变,焚之扬其灰。思君亦徒尔,覆水难重回。

恩情中道绝,日月有盈亏。长夜耿耿风凄凄,欲渡无梁当诉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龙隐岩

宋代方信孺

春波饱微渌,斗柄函空明。
方舟贯岩腹,鹅鹳相酬鸣。
仰窥穹窿顶,宛转百怪呈。
仅余鳞甲碎,不见头角狞。
下闯清泠渊,演迤万顷澄。
但同鱼鸟参,勿遣蛟龙惊。
抉苔抚奇篆,倚棹看题名。
三将标殊勋,自与山不倾。
谁欤赘小筑,正恐山灵嗔。
南涧更幽绝,仙佛依峥嵘。
太虚可为室,岂复资药楹。
乳泉助茗碗,中有冰雪清。
何须骖鸾去,此即白玉京。
鼎来不速客,抱琴忽逢迎。
爱此无弦曲,岩溜同一声。
为君洗尘耳,唤我诗魂醒。
祗愁白衣至,好句亡繇成。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