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甘诗

唐代杜牧

太和八九年,训注极虓虎。潜身九地底,转上青天去。
四海镜清澄,千官云片缕。公私各闲暇,追游日相伍。
岂知祸乱根,枝叶潜滋莽。九年夏四月,天诫若言语。
烈风驾地震,狞雷驱猛雨。夜于正殿阶,拔去千年树。
吾君不省觉,二凶日威武。操持北斗柄,开闭天门路。
森森明庭士,缩缩循墙鼠。平生负奇节,一旦如奴虏。
指名为锢党,状迹谁告诉。喜无李杜诛,敢惮髡钳苦。
时当秋夜月,日值曰庚午。喧喧皆传言,明晨相登注。
予时与和鼎,官班各持斧。和鼎顾予言,我死知处所。
当庭裂诏书,退立须鼎俎。君门晓日开,赭案横霞布。
俨雅千官容,勃郁吾累怒。适属命鄜将,昨之传者误。
明日诏书下,谪斥南荒去。夜登青泥坂,坠车伤左股。
病妻尚在床,稚子初离乳。幽兰思楚泽,恨水啼湘渚。
怳怳三闾魂,悠悠一千古。其冬二凶败,涣汗开汤罟。
贤者须丧亡,谗人尚堆堵。予于后四年,谏官事明主。
常欲雪幽冤,于时一裨补。拜章岂艰难,胆薄多忧惧。
如何干斗气,竟作炎荒土。题此涕滋笔,以代投湘赋。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5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史处士

唐代皮日休

山期须早赴,世累莫迟留。忽遇狂风起,闲心不自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闻侍者游方

明代管讷

习得僧仪已绝群,龙门宗旨更多闻。飘然一锡诸方去,踏遍青山万里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林观察园亭 其一

明代佘翔

长歌招隐日,别业旧西耕。花竹分三径,楼台拥五城。

云含秋雨色,树带海涛声。把酒欢何极,重怜下榻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姚比玉赠薛相士秋蟾

明代董纪

秋蟾跃出明月腹,光焰照人双眼开。何事不归天上去,有时还傍海边来。

灵探理窟鬼神泣,影落寒潭鱼鳖猜。且待烹茶浇汝口,炉中笑指折铛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怀陈杜二丈二首 其二

宋代周孚

寄语金陵汉郡丞,与谁同醉复同醒。不须吊古乌衣巷,且复寻春白下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题二首 其一

宋代李纲

金仙实语教观空,老氏微言戒知足。生前能著几两屐,安用胡椒八百斛。

此身犹自是蘧庐,身外何须宝金玉。一衣一食便有馀,从此梁溪须窒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吴景尹游嵩岱兼寄尚元素刘道源

元代吴当

尹也我同姓,论交每忘年。闭户读诗书,所勖在古先。

男儿生时蓬矢六,壮岁何为守穷谷。昨者张帆向顺风,千里长淮春水绿。

我闻君行不忍别,杨柳新条未堪折。君今别我归何时,思君惟对芙蓉月。

芙蓉山月四时圆,擘崖飞瀑写哀弦。君登嵩岱望海日,我正独坐对月听潺湲。

太室山人尚处士,昔年宦学来南楚。刘郎好古也自贤,为访于今读书所。

缘云更有最高峰,云间倘遇采芝翁。殷勤幸道余心忡,江南春风花正红。

有酒满盏浇君胸,酒盏有尽别意无终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红指甲

元代郑允端

凤花染就玉纤纤,别是风流几种看。鸾镜匀脂丹髓湿,鹊炉添火綵云寒。

封题锦字春无限,弹泪香闺血未乾。报道金钗斜插处,落红飞上髻云端。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