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清辞五首

唐代李九龄

入海浮生汗漫秋,紫皇高宴五云楼。
霓裳曲罢天风起,吹散仙香满十洲。
楼锁彤霞地绝尘,碧桃花发九天春。
东皇近日慵游宴,闲煞瑶池五色麟。
上清仙路有丹梯,影响行人到即迷。
不会无端个渔父,阿谁教入武陵溪。
本来方朔是真仙,偶别丹台未得还。
何事玉皇消息晚,忍教憔悴向人间。
新拜天官上玉都,紫皇亲授五灵符。
群仙个个来相问,人世风光似此无。
李九龄

李九龄

  李九龄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末进士。入宋,又中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进士第三名。一说乾德五年(公元967年)进士(《瀛奎律髓》卷四八)。尝为蓬州蓬池令(《舆地纪胜》卷一八八)。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与卢多逊、扈蒙等同修《五代史》。李九龄生活在唐宋之交,因社会动荡,一生抱负难以伸展。著有《李九龄诗》一卷,皆七言绝句。《全唐诗》录存二十三首。

► 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乙亥立春夜雨平旦大雪

宋代王庭圭

青帝重扃夜半开,先驱雷雨下天来。千门万户春风入,小院高楼乐事回。

但喜新年逢瑞雪,不知平地有瑶台。杜陵远客多愁思,忽忆两京初发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感

宋代沈辽

我身如断蓬,我性如孤鹤。飘摇寄林野,不复人间乐。

岂如鸡与犬,朱门肆依托。虽沐稻粱恩,安能远嫌薄。

理或不在我,幽怀放寥廓。人生能几时,百年共摇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作假山

宋代刘攽

幽意难具陈,静境可因就。远求涧侧石,置彼窗中岫。

前为嵩华高,侧构衡霍秀。岩崿倏天成,风烟若神授。

他时看图画,应接颇意究。气色形似间,人人轻宇宙。

尝闻山林士,既往又不复。此语我知之,衡茅非所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夜

元代黄庚

博山香冷夜将阑,红影摇窗灯未残。
庭树露浓花气湿,井悟风老叶声乾。
世情冷暖知心少,朋旧东西会面难。
一段客愁吟不就,无言背月倚阑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营丘真迹次俞紫芝韵

元代黄公望

营丘自是浪仙流,写得空山一段秋。古木千章施锦绣,风光都属幔亭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饮杨思悦馆

明代胡应麟

裘马飘零汉殿回,为君重上越王台。廿年萝薜玄亭老,一亩筼筜白社开。

共醉不妨中圣酒,先登谁是大夫才。扬云世业犹堪守,莫羡平津到上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山家

明代高启

流水声中响纬车,板桥春暗树无花。
风前何处香来近,隔崦人家午焙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画意 其一

清代允禧

乔木数家村,结茅岩畔住。隔篱人语声,为问前山路。

李九龄

李九龄

  李九龄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末进士。入宋,又中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进士第三名。一说乾德五年(公元967年)进士(《瀛奎律髓》卷四八)。尝为蓬州蓬池令(《舆地纪胜》卷一八八)。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与卢多逊、扈蒙等同修《五代史》。李九龄生活在唐宋之交,因社会动荡,一生抱负难以伸展。著有《李九龄诗》一卷,皆七言绝句。《全唐诗》录存二十三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