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灵泉寺

唐代李九龄

入谷先生一阵香,异花奇木簇禅堂。
可怜门外高低路,万毂千蹄日日忙。
李九龄

李九龄

  李九龄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末进士。入宋,又中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进士第三名。一说乾德五年(公元967年)进士(《瀛奎律髓》卷四八)。尝为蓬州蓬池令(《舆地纪胜》卷一八八)。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与卢多逊、扈蒙等同修《五代史》。李九龄生活在唐宋之交,因社会动荡,一生抱负难以伸展。著有《李九龄诗》一卷,皆七言绝句。《全唐诗》录存二十三首。

► 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金门(荼_)

宋代程垓

花簇簇。触眼万条垂玉。小院春深窗锁绿。水沈风断续。
明月又侵楼曲。羞向枕囊拘束。只待夜深清影足。醉来花底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渡二首 其一

明代胡应麟

不采陌上桑,蚕在筐中饥。欲采陌上桑,使君道傍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蚊对

明代方孝孺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鹄曲

明代袁华

黄鹄兮黄鹄,金衣兮鞠裳。衔粟渡海致帝乡,有雏有雏羽翼长。

曾随凤凰集明堂,晓栖上林树,暮下建章宫。俯视燕雀枪榆枋,高飞远举天门翔。

天门翔羽肃肃,吁嗟乎黄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消夏湾 其二

明代王鏊

画船棹破水晶盘,面面芙蓉正好看。信是人间无暑地,我来消夏又消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绿意 新荷叶

清代孙荪意

田田无数。自第三桥畔,遥接洲渚。榆荚同圆,柳线难穿,翻解买将春去。

折来未是佳人镜,全不碍、游鱼跃处。爱乘凉、几点蜻蜓,立向中心擎住。

那似闹红时候,采香人未到,若个延伫。点点青青,散漫澄波,已觉清芬徐度。

碧筒待到飞觞日,又一叶、一花相妩。记西风、撩乱池塘,剪烛夜深听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出试院次韵和酬郑通直二首 其二

宋代刘弇

百粤东头倦客身,秋风溪鲙正堪论。尘埃洗尽生风语,粉黛仍传到手樽。

吹剑自应超世味,曳裾谁复羡侯门。临流更拟张胸胆,终恐精微未易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圣美壁间题

宋代范纯仁

胡慑天威自走藏,腐儒焉用合还乡。驽骀恋主心终在,鼯鼠营身技不长。

晚岁胸襟成濩落,故山林壑谩青苍。进趋无术归无计,聊得君诗浣肺肠。

李九龄

李九龄

  李九龄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末进士。入宋,又中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进士第三名。一说乾德五年(公元967年)进士(《瀛奎律髓》卷四八)。尝为蓬州蓬池令(《舆地纪胜》卷一八八)。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与卢多逊、扈蒙等同修《五代史》。李九龄生活在唐宋之交,因社会动荡,一生抱负难以伸展。著有《李九龄诗》一卷,皆七言绝句。《全唐诗》录存二十三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