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盛集陶落叶

清代钱谦益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
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

注释

盛集陶:盛斯唐,字集陶,安徽桐城人,清初寓居南京,常以诗与林古度、钱谦益唱和。
劫尘:即劫灰,佛教中指烧毁一切的大火后所剩的灰烬。
玉露:白露。
素娥:即嫦娥。
履霜:踩着霜。《易经·坤卦》:“履霜坚冰至。”意谓踩霜即预示着严寒将至;青女——主霜雪的女神。
华林:曹魏时的皇家园林,此泛指美好的树林园苑。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等撰写。《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清》.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第780-781页

赏析

  秋已深了,远望南京城东的钟山,万物凋零,寒山肃杀,犹如劫后余烬,一片寥落荒芜的气象。首二句紧扣题面,从落叶下笔,“万木稀”三字说明已是落叶纷飞的时候了。“秋老”的“老”字下得很重,表明金陵一带笼罩在萧飒的气氛之中,而“劫尘”二字已说出江山易代的沧桑之痛。杜甫本有“玉露凋伤枫树林”的句子,但如今木叶尽脱的景象使人感到的并不是风霜之侵袭,而是作为帝王之都的金陵气数已尽。所以三、四两句更明显地揭露出政治的变幻是诗人悲秋感伤的真正原因。就是在三年以前,清军南下的铁蹄践踏了这紫金山前、玄武湖畔的大好河山,弘光政权随之倾覆,钱谦益虽然觍颜事敌,偷生苟活,而心中却也充满着矛盾与痛苦,故他于诗中每每发泄其故国之思。“金陵王气”显然是用了刘

  
钱谦益

钱谦益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26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 中秋寄梁汾弟

清代顾贞立

此夜秦淮,桃叶渡、兰舟桂桨。回首处、金焦两点,水天一样。

望去金波惊万里,愁来白发三千丈。笑闺中、赢得愧称兄,予差长。

河桥畔,危楼上。疏林隔,征帆漾。尽斜阳送眼,秋潮初涨。

十载别离劳梦寐,半生词赋同凄怅。愿重来、还补谢家咏,人无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夕咏王美人百花画衣

明代柳应芳

七夕画衣裁,一花一色开。
当筵翻酒湿,争道渡河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八景 其四 枫林古庙

明代梁兰

枫林岁月深,野庙丹青古。秋风下红叶,纷飞塞庭户。

日暮何处翁,明灯向神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 其二 春闺

明代陈霆

门掩东风杨柳院。浅绿窗纱,深映宫妆面。隐约吴峰屏里见。

梦魂去绕江南远。

梁上飞来双海燕。万语千言,惹起情无限。点点落红心事乱。

卷帘无语伤春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因梦中和石林贺新郎,并戏和东坡乳燕飞华屋)

宋代吴潜

碧沼横梅屋。水平堤、双双翠羽,引雏偷浴。倚户无人深院静,犹忆棋敲嫩玉。还又是、朱樱初熟。手绾提炉香一炷,黯消魂、伫立阑干曲。闲转步,数修竹。
新来有个眉峰蹙。自王姚、后魏都褪,只成愁独。凤带鸾钗宫样巧,争奈腰圈倦束。谩困倚、云鬟堆绿。淡月帘栊黄昏后,把灯花、印约休轻触。花烬落,泪珠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泛舟循惠间山水清绝口号四首 其二

宋代李纲

烟雨霏霏溪上村,白沙翠竹对柴门。江湖战斗波成血,耕凿樵渔如不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摸鱼儿(为卞南仲赋月溪)

宋代张炎

溯空明、霁蟾飞下,湖湘难辨遥树。流来那得清如许,不与众流东注。浮净宇。任消息虚盈,壶内藏今古。停杯问取。甚玉笛移宫,银桥散影,依旧广寒府。
休凝伫。鼓枻渔歌在否。沧浪浑是烟雨。黄河路接银河路。炯炯近天尺五。还自语。奈一寸闲心,不是安愁处。凌风远举。趁冰玉光中,排云万里,秋艇载诗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人日示内二首 其一

清代钱谦益

梦华乐事满春城,今日凄凉故国情。花熸旧枝空帖燕,柳燔新火不藏莺。

银幡头上冲愁阵,柏叶尊前放酒兵。凭仗闺中刀尺好,剪裁春色报先庚。

钱谦益

钱谦益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