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146篇诗文
山中歼露歌,里人皆动色。何况母子间,情义关休戚。
拊心长恸白日颓,泪零百草东山摧。奈何原壤歌狸首,独于母死忘悲哀。
亦有风流称放达,浃旬一饮醉如泥。祇将白骨埋黄土,雨馀荒冢草萋萋。
世间骨肉多如此,吁嗟邻妇何深悲。幽明已隔重泉路,肠断呼天知为谁。
游魂一去不复返,人生如寄终同归。乾坤亦有销沉日,杜宇空劳月下啼。
彦集圭父择之同饮白云精舍以醉酒饱德为韵熹分得饱字醉中走笔奉呈
奔趋名利场,祸福急相绞。夜窗一反侧,肤垢纷两爪。
岂知亲朋集,晚食聊一饱。心期共悠悠,文字各稍稍。
华烛既屡更,诗肠亦频搅。寒更尽渠深,孤讽宁至卯。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