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秋对月

唐代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仰望着那刚刚浮出海面的明月。
只见它银辉四射,撒向天涯海角,从来不私照过一家半舍。

注释
三五:十五天,中秋十五就是中秋节。
蟾盘:指月亮。(蟾轮、冰轮、冰魄等都是古人对月亮的美称)。
天头天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再大也有边缘,所以古人觉得天和地都是有尽头的。

参考资料:

赏析

  这首诗写得非常明快,可能是受了当时晴空万里、皓月当空的影响,诗的前两句也只是描写了中秋时的景色和人们争相赏月,平淡无奇,但诗人笔锋一转,从月色皎皎转到了月色无私上,一人家很明显就是指帝王家,月亮对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对帝王家和穷人都是一样的,体现了诗人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的博爱思想。

  

参考资料:

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14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昙禅师 梦中作

唐代白居易

五年不入慈恩寺,今日寻师始一来。
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通上归仙潭寺

宋代释永颐

寺忆清溪绕,舟移曲岸分。
塔昏飞雨怪,殿黑隐雷文。
锡挂秋房冷,香浮夕帐熏。
藓庭间望过,碧鹤下晴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丙戌七月望日自南台游福严书留山中

宋代张孝祥

乞我一枝筇,经行又别峰。水流仙界叶,风落化城钟。

锡去泉无恙,车行石有踪。却怜磨衲老,曾见两儒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寓

明代王渐逵

累累河畔草,枝叶自萎黄。春夏水泉鉴,泛啮以为常。

何人悯其质,移之向丘冈。丘冈亦自尔,纠结当路傍。

牧竖倍戕毒,行人漫悽伤。幸不折斧斤,植性非所良。

高高太华岑,悬厓入冥苍。安得托孤根,岁晏相徜徉。

下有云露滋,上有日月光。芬华吐瘦真,永以离世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曲游春 菜花

清代庄棫

小院飞花尽,看一畦寒菜,争弄晴色。点染馀春,共水边藻荇,陇头麰麦。

路转野棠隔,似刺绣、缕金交织。已遍开、万紫千红,休怪蝶衣无力。

漫忆,沟塍溜碧,记匝地榆钱,忙到寒食。美景匆匆,任翻阶芍药,画栏烟幂。

叱犊横箫笛,醉又醒、罗衫风逼。笑有人、绮阁深深,那会相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声声慢 秋情

清代许德蘋

重重觅觅。坐坐行行,朝朝暮暮戚戚。万叶飞黄秋意,早传消息。

还添暗恨几许,有冷砧、和笳声急。向耳畔,诉幽情,此味阿谁能识。

蛩地鸿天愁积。冷露湿,篱花几回攀摘。未雨云沉,竹径已先觉黑。

银壶更催漏点,隔帘听、隐隐滴滴。独自那,拥絮被、眠稳不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波引 其七

清代朱祖谋

交游海里。眼看联翩鸿雁起。病骨西风。一夜霜摧镜面蓉。

百身何赎。累我阿连三日哭。池草春枯。泪尽西堂梦也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清代纳兰性德

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因甚为他成僝僽?毕竟是春迤逗。
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