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不第后赋菊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咏物 菊花 品格 抱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盛开的菊花香气弥漫整个长安,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注释
不第:科举落第。
九月八: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杀:草木枯萎。《吕氏春秋·应同》:“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
黄金甲:指金黄色铠甲般的菊花。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19

赏析

  这首诗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作的咏物诗。此诗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把菊花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

  “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

  

创作背景

  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被录取。科场的失利以及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益发不满。考试不第后,他豪情倍增,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419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03-1304
黄巢

黄巢

  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十二月十三日,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唐代杜甫

甫也诸侯老宾客,罢酒酣歌拓金戟。骑马忽忆少年时,
散蹄迸落瞿塘石。白帝城门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
粉堞电转紫游缰,东得平冈出天壁。江村野堂争入眼,
垂鞭亸鞚凌紫陌,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
安知决臆追风足,朱汗骖驔犹喷玉。不虞一蹶终损伤,
人生快意多所辱。职当忧戚伏衾枕,况乃迟暮加烦促。
明知来问腆我颜,杖藜强起依僮仆。语尽还成开口笑,
提携别扫清溪曲。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共指西日不相贷,喧呼且覆杯中渌。何必走马来为问,
君不见嵇康养生遭杀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晚桃岭再集

明代杨巍

已过重阳日,风高寒更催。菊残犹待客,病后尚登台。

万木霜中落,浮云天际来。祗应拚一醉,骑马夜深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袁简斋四首 其三

清代姚鼐

馆阁江湖并盛名,胸苞今古手持衡。当关报客无朝暮,下笔嘘枯有性情。

群辈角巾从郭太,公侯小巷候君卿。希光时彦今多少,篱溷辛勤怅赋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花阴 其一 闺病

清代尤侗

海棠夜向西风哭。瘦损枝头玉。秋雨冷啼妆,半枕红痕,泪染罗裙绿。

药烟细袅湘帘曲。镜掩芙蓉褥。闲杀画眉人,懊恼文君,倒犯相如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怀 其三

清代屈大均

亭亭南澥云,变化如游龙。朝冠扶桑日,暮舍阊阖风。

光彩何荧荧,降我药珠宫。感子相羽翼,飘飖至崆峒。

获睹轩辕帝,心华开鸿濛。万象无遁形,来朝宝镜中。

双成为舞女,子晋为歌童。游戏太虚庭,谁能知所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蔡生

宋代胡寅

吾生惭松独,天赋比樗散。
学道才窥藩,圣门未容款。
老来忧患集,鵻草经湿叹。
衣带垂有余,樗腹无可坦。
跫然喜君至,肯就我乎馆。
一醉老瓦盆,宁用玻璃碗。
春风正骀荡。柳暗月欲满。
蚩蚩万物类,混化胎与卵。
吾侪幸襟灵,诗书足相伴。
浩然天宇内,未暇论修短,
扬雄正希颜,曾子岂雇管。
希声非折杨,下士每大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将之湖州戏赠莘老

宋代苏轼

馀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湖中橘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

顾渚茶芽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

亦知谢公到郡久,应怪杜牧寻春迟。鬓丝只可对禅榻,湖亭不用张水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陪李大夫九日宴龙沙

唐代戴叔伦

邦君采菊地,近接旅人居。一命招衰疾,清光照里闾。
去官惭比谢,下榻贵同徐。莫怪沙边倒,偏沾杯酌馀。
黄巢

黄巢

  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十二月十三日,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