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酌贪泉

魏晋吴隐之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们都说这泉水,一饮就会滋生人的贪婪心。
试想让伯夷、叔齐那样的人喝这个水,我想终究不会改变那颗廉洁的本心。

注释
据《晋书·良吏传》记载,当时派到广州去当刺史的皆多贪赃黩货,广州官府衙门贿赂公行,贪污成风。晋安帝时,朝廷欲革除岭南弊政,便派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吴隐之走马上任,离广州三十里地的石门(在今广东省南海县西北),这里有一泓清澄明澈的泉水,可是,这泉水竟名之曰“贪泉”。当地传说,即使清廉之士,一饮此水,就会变成贪得无厌之人。
歃(shà):用嘴吸取。
怀:思,想念。
千金

鉴赏

  广州在晋代时还很偏僻,加之当时南方多瘴气,古人视为畏途。但又因为广州靠山临海,自古盛产奇珍异宝,到这里来“捞一票”的人也大有人在。据《晋书·良吏传》记载,当时派到广州去当刺史的皆多贪赃黩货,广州官府衙门贿赂公行,贪污成风。晋安帝时,朝廷欲革除岭南弊政,便派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吴隐之走马上任,路过广州三十里地的石门(在今广东省南海县西北),这里有一泓清澄明澈的泉水,这泉水名之曰“贪泉”。当地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即使清廉之士,一饮此水,就会变成贪得无厌之人。吴隐之来到清泉边,深有感触地对身边亲人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他酌泉赋诗言志,成为我国诗歌史上一段动人的佳话。

  吴隐之这首诗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晋安帝时吴隐之去广州出任刺史路过石门“贪泉”,小憩时酌其饮之,并即兴赋下该诗。   

参考资料:

1、 张建华 .廉诗三百首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8年 :26 .
吴隐之

吴隐之

  吴隐之(?—414),字处默,东晋濮阳鄄城人,生当东晋后期。曾任中书侍郎,左卫将军,广州刺史等职,官至度支尚书,著名廉吏。► 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 其七

清代龚翔麟

瘦驴偏爱冲泥健。雪花如掌前山漫。此际最消魂。村村掩店门。

松关开绝顶。鱼板空林振。急去访山僧。分尝玉版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鲁恭治中牟

南北朝范晔

  鲁恭为中牢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文武舞歌四首 其二 文舞辞

隋代佚名

皇天有命,归我大齐。受兹华玉,爰锡玄圭。奄家环海,实子蒸黎。

图开宝匣,检封芝泥。无思不顺,自东徂西。教南暨朔,罔敢或携。

比日之明,如天之大。神化之洽,率土无外。眇眇舟车,华戎毕会。

祠我春秋,服我冠带。仪协震象,乐均天籁。蹈武在庭,其容蔼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阳寄陈月观

宋代汪梦斗

匆匆分手向天涯,便忆高斋聚首时。绕榻图书春睡醒,一灯风雨夜谈迟。

幽州此去三千里,行客当归六月期。窗枕那堪秋思澹,瀹茶细与说相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遵道墨竹歌

明代张羽

墨竹昉自何人始,辋川石刻今余几。后来萧悦稍出群,香山侍郎独称美。

洋州太守善写真,长帽先生差可儗。江南谩作金错刀,枝叶离奇何足齿。

北方作者夸澹游,房山继之妙莫比。湖州公子最擅名,同时亦数蓟丘李。

蓟丘有子能传家,笔势翩翩此其是。一竿玉立无因依,风露淋漓犹满纸。

想当涂洒发幽兴,静对山僧北窗里。江湖无人老成尽,百艺荒凉今已矣。

展图三叹墨君堂,秋声满座悲风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述

明代曹义

乌纱玉佩锦衣鲜,待漏金门月满天。朝罢归来兮曙色,银鞍笑坐兴飘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门饮 送诸骏男之大名

清代沈岸登

五鹿春沙,百花晴槛,计程犹是,帝京三辅。嫩柳鞭丝,斜阳帽影,碧草依然南浦。

且莫匆匆别,试同寻上元游侣。香车宝马,暗尘明月,尽堪君住。

况有盈尊清醑。便醉拥红妆,听歌金缕。良会无多,酒人能几,忍使骊驹催去。

卧阁漳河畔,正绿水芙蓉深处。从今两地,相思千里,梦魂辛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访西涧王深道 其一

宋代戴复古

诸王居处僻,古屋满山坡。传到宋淳祐,来从晋永和。

诗书历年久,名胜结交多。一涧流芳润,滔滔秋水波。

吴隐之

吴隐之

  吴隐之(?—414),字处默,东晋濮阳鄄城人,生当东晋后期。曾任中书侍郎,左卫将军,广州刺史等职,官至度支尚书,著名廉吏。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