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

宋代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婉约 春天 写景 伤春 怀人 闲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莺啄花,红色的花瓣从枝头纷纷落下;燕子掠水,剪尾点破了水面,泛起缕缕细绿的波纹。天寒手冷,玉笙冰凉,吹奏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这样吹下去,一定会让人和绿杨都会变得越发消瘦。

注释
玉笙:珍贵的管乐器。
《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参考资料:

1、 李振国 .宋词译评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0年 :128-129 .

赏析

  这首词诸本题作“春景”。乃因伤春而作怀人之思。

  首二句直笔写春。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三、四句却转作悲苦语。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春光明媚,本应产生舒适欢畅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这般与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忧伤情绪?“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是为点题之笔。柳絮杨花,标志着春色渐老,春光即逝。同时也是作为别情相思的艺术载体。飞絮蒙蒙,是那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念人之情。因为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忧思约带、腰肢瘦损。“人与绿杨俱瘦。”以生动的形象表达感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直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

 

  
秦观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68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太平时

清代阚寿坤

茉莉银丝穿鬓边。玉珠圆。酒阑灯灺枕函闲。可人怜。

欲放仍含香细细,蒂排联。弯痕如月压鬟偏。殢云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妻

唐代崔涯

陇上泉流陇下分,断肠呜咽不堪闻。
嫦娥一入月中去,巫峡千秋空白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招提院静照堂

唐代张贲

瓶锡为生久,门阑过客疏。于间见真寂,燕坐此清虚。

事事皆身外,悠悠度岁馀。如何繁草木,还长旧庭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川驿偶成

宋代杨时

冉冉朝仍暮,萧条官舍幽。
闭门三尺雪,触物一虚舟。
虫蠹生涯尽,萍漂世事浮。
尚思方技学,多病未能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送志国赴举

宋代沈辽

青溪八月菰蒲老,山城飘潇秋气早。弄水亭前万斛船,一帆直上青云杪。

沄川公子久论讨,筦库卑栖欲轻矫。阿阁凤雏谁不知,渥洼龙种人间少。

拔荐当如颔下髭,收科真探怀中宝。人生得意须自奋,何用米盐长扰扰。

齐山病夫乐枯槁,相见清欢惭老倒。

它时不忘金玉音,为记云巢高缥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王分司因过白塔寺饮

明代边贡

九日登高兴,三秋怅别情。重携一尊酒,此地共君倾。

塔涌浮云暗,山衔落日明。还将红树色,遥送海东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勾漏洞

明代黎邦瑊

石室嶙峋径路遥,壶中灯火纪前朝。碧云迟客题秋叶,明月留人听洞萧。

玄狖偷丹今不死,黄精出地尚堪樵。仙郎一去浑无迹,岂是当年厌折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月二十日书二首 其一

宋代张耒

十步荒园亦懒窥,枕书小醉睡移时。健如黄犊时无几,钝似寒蝇老自知。

休惜飞驰春过眼,但求强健酒盈卮。枇杷著子红榴绽,正是清和未暑时。

秦观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