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远曲

唐代张籍

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
行人醉后起登车,席上回尊向僮仆。
青天漫漫复长路,远游无家安得住。
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

鉴赏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临歧徘徊,执手相送,构成了送别诗的基本情调。要在这同一基调上奏出不落窠臼、自成体格的送别曲,确非易事,张籍《送远曲》就是个中唐佳品。

  “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戏马台,在今江苏铜山县,相传即是项羽掠马台。南朝刘裕曾在此大宴群僚,饮酒赋诗,由是著名,遂成胜迹。起首点明事由、地点:戏马台南,送别友人。看似语意平平,内中却含深意。“戏马台”三字并非信手拈来、率尔下笔。遥想当年,霸王灭秦,叱咤风云;刘裕伐胡,气吞山河。而今旧迹依然、昔人何在?站在历史悠远的名胜古迹旁,顿感宇宙之永恒、人生之短暂。而匆匆人生,聚少离多,愈加难以为情。送别惆怅,古迹旁送别更为惆怅,诗歌借名胜给送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牡丹

南北朝邹浩

去年寒食已为客,今年寒食未还家。春前莫负一杯酒,山后聊观三朵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蓝田刘明府携酌

唐代白居易

腊月九日煖寒客,卯时十分空腹杯。玄晏舞狂乌帽落,蓝田醉倒玉山颓。

貌偷花色老暂去,歌蹋柳枝春闇来。不为刘家贤圣物,愁翁笑口大难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风不鸣条

唐代金厚载

寂寂曙风生,迟迟散野轻。露华摇有滴,林叶袅无声。
暗剪丛芳发,空传谷鸟鸣。悠扬韶景静,澹荡霁烟横。
远水波澜息,荒郊草树荣。吾君垂至化,万类共澄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缅甸回感怀寄沭征南

明代郭登

毒雾昏昏水拍天,孤帆风雨瘴江边。
鲸波去日浑如梦,虎穴归来始自怜。
终夜眼穿看斗柄,几人身已试蛟涎。
滇阳万里浑惊讶,又隔滇阳路五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郊看迎春

明代区大相

今旦风光动,层城气象新。隔尘移綵仗,披雪度朱轮。

枝变园中鸟,帘窥胜里人。仍闻宽大诏,万国共回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蓬莱山观海

清代陈广宁

忽讶乾坤一气浮,双丸终古浸洪流。此身直欲穷三岛,是外犹传有九州。

盘折好循仙掌露,微茫难认大洋舟。诸山罗立如儿辈,我独携筇最上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范参政自建康得资政宫祠六诗寄呈 其六

宋代赵蕃

我梦石湖堂上书,烟云鸥鸟不关渠。奥篇隐帙诚难了,辞愿一鸱开锁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古十二首 其八

元代梁寅

江海处卑下,百川皆赴之。山木郁萧森,上竦无繁枝。

王侯称孤寡,惟恐婴菑危。谨虚受众益,天道盈必亏。

周公下白屋,吐哺情孜孜。孙子相强楚,禄丰心愈卑。

奈何闾阎子,往往多矜持。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