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曲歌辞。春日行

唐代张籍

春日融融池上暖,竹牙出土兰心短。草堂晨起酒半醒,
家童报我园花满。头上皮冠未曾整,直入花间不寻径。
树树殷勤尽绕行,举枝未遍春日暝。不用积金著青天,
不用服药求神仙。但愿园里花长好,一生饮酒花前老。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周宪之用余送赵子雍诗韵作属德祖及余同作二首 其一

宋代程俱

嗟我涉世路,有如陆推舟。寻常不可冀,况乃万里流。

安能逐骊騄,超忽十二州。虽然晚闻道,浅瞢如孙休。

往者谢五斗,种瓜从故侯。家山三亩宅,白首遂首丘。

一为饥所驱,复作漫浪游。曲意泯圭角,终然足人尤。

焉知大隐地,亦复怀百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南归途次用杜牧之韵

明代贺一弘

风叶萧萧竹队飞,整冠尘外世情微。江山万古人空老,乡国重阳客正归。

佳菊不须怀旧径,冥鸿几见度斜晖。一樽自办从游赏,何事篱根待白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潭值雨

明代庞嵩

浣衣惠山泉,回舟访玉女。飘发东南来,翻然作霖雨。

山灵岂妒客,徉徜固相拒。谷口云空濛,玉潭杳何许。

青鸟衔书至,开缄诵细语。玉女不出山,云震重夙侣。

懒散云鬟装,采药时倾筥。闻君突然至,走讶仍却沮。

落莫洗头盘,莓苔半沮洳。谁为膏沐资,九天借兰湑。

栉罢时褰帷,出门重延伫。君行五月蒸,得无惮轩举。

再叱呵云师,为君涤烦暑。侧径尘不扬,短葛生凉踽。

君莫畏沾濡,重湿裳与黼。我有鹤氅衣,雰雰振零羽。

君莫畏泥滑,长桥架河浒。我有九节杖,步步君堪拄。

客子划然笑,长追入云里。玉女明且都,凝然快双睹。

莫是登天庭,尘寰隔下土。洗心向澄潭,授我素问谱。

揽衣不可留,长揖归仙府。玉女不可见,再拜玉阳主。

洞天何时开,玉虚敞堂宇。周罗布羲画,群阳互三五。

蹑足澄观楼,八窗玲珑俯。远山失前峰,近山觉环屿。

地底殷鸣雷,奔湍击石鼓。晶光泽琪树,黛色隐灵榉。

花重枝稀垂,竹低笋芽竖。滴滴松虬香,黯黯栗蜂午。

稚儿竞奔跣,戴笠向庄妪。摘茶且抱瓮,旋汲新泉煮。

山翁献猴果,野虞贡獐脯。畦蔬入蔟肥,石窍分香乳。

且倒莲花樽,共究玄黄理。剪烛话未央,庭树鸡声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张太学澹庵

明代苏升

清标不肯逐浓华,开舍萧然仲蔚家。满架遗编馀岁月,虚亭袭目尽烟霞。

耽幽独听林间鸟,乘兴谁看砌上花。澹泊多君能济美,平泉何事作豪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 其十二 谈玄柬浚川

明代夏言

我有先天气,日日透三关。走上昆仑绝顶,奔入绛宫安。

飞洒鸦桥甘露,凝结玄珠黍米。八九互回还。风雷起中夜,龙虎护初丹。

又何妨,铅汞老,药苗残。静里调停心息,呼吸自闲闲。

出入原通橐龠,烹熏不须垆灶,水热火偏寒。兴来游八极,醉里度三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东坡画郭功父壁上墨竹

宋代黄庭坚

郭家髹屏见生竹,惜哉不见人如玉。凌厉中原草木春,岁晚一棋终玉局。

巨鳌首戴蓬莱山,今在琼房第几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龙溪

宋代欧阳修

潺潺出乱峰,演漾绿萝风。
浅濑寒难涉,危槎路不通。
朝云起潭侧,飞雨◇江中。
更欲寻源去,山深不可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钟离中散公序惠草书

宋代韦骧

留心不减汉张芝,体意俱完世学稀。下笔欲为来者法,临池时见古人非。

篇篇骇目神如电,字字凌虚势若飞。多谢公馀怜所好,璨然累幅遗珠玑。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