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少年行

唐代张籍

少年从猎出长杨,禁中新拜羽林郎。独对辇前射双虎,
君王手赐黄金珰。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
百里报仇夜出城,平明还在娼楼醉。遥闻虏到平陵下,
不待诏书行上马。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
不为六郡良家子,百战始取边城功。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沙苑南渡头

唐代王昌龄

秋雾连云白,归心浦溆悬。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
篷隔苍茫雨,波连演漾田。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漫成 其三

元代贝琼

平生落落苦难合,十五读书今老翁。却怕秋来添客思,梧桐昨夜又西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思

明代石沆

旷野碧云暮,园林白露秋。
水花清瑟瑟,窗竹冷修修。
索莫惟禁酒,踌躇欲上楼。
相思不相见,多病益多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又赓张翼韵

明代朱元璋

腊前三白旷无涯,应是天公降六花。
九曲河深凝底冻,张骞无处再乘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赋得长命缕一首

明代黄省曾

五色灵仙缀,千丝少女攀。缕交禳绿发,臂系益红颜。

并虎分龙内,同鸾出凤间。永年从此得,何须假九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宫词 其十二

宋代周彦质

稀微斜照影鳌山,黼座高临缥缈间。共祝吾皇千万寿,年年华阙觐天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示诸子

宋代苏辙

老去惟堪一味闲,坐令诸子了生绿。
般柴运水皆行道,挟策读书那废田。
兄弟躬耕真尽力,乡邻不惯枉称贤。
裕人约己吾家世,到此相承累百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中携茉莉花二盆得禁体诗十二韵

清代姚燮

闽南荔子奴,聘尔共江湖。颇慰清吟寂,相惭冷眼孤。

近灯摇转怯,著水看凝无。银汞素馨魄,春绵玉雪肤。

烟心愁堕泪,叶角暗卷跗。恩亦怨谁薄,人宜静者姝。

夕阳多翡翠,晓帐有蜘蛛。洁影防尘惹,低颜谢露濡。

宠之双韭剪,灌以八棱觚。吾久风情断,宵难雨梦俱。

残姿怜褪碧,醉眼笑成朱。落尽柁楼月,一萤飞上襦。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