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王起侍郎放牒

唐代张籍

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二十八人初上牒,
百千万里尽传名。谁家不借花园看,在处多将酒器行。
共贺春司能鉴识,今年定合有公卿。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高进之应举用丙午韵

明代顾清

当年早识柯亭琯,今日初弹贡禹冠。秾艳谢馀知果硕,冰霜历尽见材难。

不妨官柳频萦骑,自有天瓢为染翰。一样风光凤城里,木犀偏耐晚秋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乱后行经吴御亭

南北朝庾肩吾

邮亭一回望,
风尘千里昏。
青袍异春草,
白马即吴门。
獯戎鲠伊洛,
杂种乱轘辕。
辇道同关塞,
王城似太原。
休明鼎尚重,
秉礼国犹存。
殷牖爻虽赜,
尧城吏转尊。
泣血悲东走,
横戈念北奔。
方凭七庙略,
誓雪五陵冤。
人事今如此,
天道共谁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亭子言怀

唐代张谓

数丛芳草在堂阴,几处闲花映竹林。攀树玄猿呼郡吏,
傍谿白鸟应家禽。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
官属不令拘礼数,时时缓步一相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泊樊口

明代王世贞

千条弱缕拂轻罗,尽日无风少见波。不到武昌应不恨,一尊樊口听渔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 秋闺

清代陈洁

霜浓绮阁,却无几、又是阳和时节。玉树凋残花落尽,都剩寒藤枯柮。

曲径遥观,新妆点缀,顿觉丰姿别。西宫南内,应许太真娇怯。

爱他淡冶轻盈,似将春信,预向西风说。枝上幽禽啼不住,也是鲜妍可悦。

花萼楼前,长生殿里,染就芙蕖颊。云筛月印,萧萧那怕飞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宋主簿诗

宋代陈与义

九折湾中万斛舟,怪公随处得心休。
未应菊径关心急,聊为鱼槎尽意留。
陆子旧踪余马顶,羊公遗碣见龟头。
遥知太白无多事,醉里诗成不待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庆阃治十咏·华明堂

宋代李曾伯

要识披图际,还同枉驾时。
未应成否论,汉德有兴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清境界

元代吴全节

境界全清地位高,山中尽日乐陶陶。旋劖白石开三径,可是青山厌二豪。

眼底浮荣看草露,耳根清韵起松涛。明朝匹马西湖路,回首灵峰耸巨鳌。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