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昌观看花

唐代张籍

新红旧紫不相宜,看觉从前两月迟。
更向同来诗客道,明年到此莫过时。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上送别

唐代皇甫松

祖席驻征棹,开帆候信潮。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
船去鸥飞阁,人归尘上桥。别离惆怅泪,江路湿红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南录

宋代曾极

自古婴鳞或似狂,按诛潘佑事堪伤。
凭谁寄语徐常侍,不杀忠臣国未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陪侯侍御游洪岩用卢大参韵 其八

明代霍与瑕

绣衣且莫行,更进山中酒。点瑟倚清歌,春风盈洞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 题蒲塘女史邹怀洁画菊

清代熊琏

纸上幽花,闺中妙手,点染多姿。是目空桃李,留心晚节,情耽泉石,寄兴陶诗。

不屑争春,应同倚竹,秋遍荒山人未知。机窗畔、启琉璃砚匣,香露淋漓。

云屏一幅相宜。觉巧极、金针总未奇。看纷披数叶,微分翠黛,萧疏几朵,淡研红脂。

耐冷襟怀,凌霜品格,想见拈毫欲写时。分明似、是清风林下,霁月东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补挽张君培师

清代王季珠

列公门下四科同,政事文章造就工。向以清寒为乐境,转于笑语度春风。

表扬庐墓冥当鉴,付托楹书梦竟空。一束生刍未及奠,痛瞻杖履画图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公挽词三首 其二

宋代欧阳修

前日宾斋宴,今晨奠柩觞。死生公自达,存没世徒伤。

旧国难归葬,馀赀不给丧。平生公辅志,所得在文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红文苋

宋代韦骧

色若栖文雉,圆如插绣幢。春葩应有并,秋卉合无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师鲁推官惠甘蔗戏谢

宋代文同

满节甘滋渗齿寒,醍醐谁与酿琅玕。
不知佳境何时入,试似前人取倒餐。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