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太白老人

唐代张籍

日观东峰幽客住,竹巾藤带亦逢迎。暗修黄箓无人见,
深种胡麻共犬行。洞里仙家常独往,壶中灵药自为名。
春泉四面绕茅屋,日日唯闻杵臼声。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孔水用吴郡卢襄石刻诗韵

清代顾太清

溪去山楼凡七里,平坦不烦折屐齿。下有泉源上石堂,万佛妙相参差倚。

青苔互古不见日,森森浓绿疑无始。龙泉古壁何年失,虎尾春冰岂可履。

夕阴水鸟上渔梁,倒映山容碧滩陊。人生行乐须及时,花外光阴去如矢。

开元残碑嵌绝壁,幸得庐襄刻诗纪。出山一路又看山,二水合流成漫水。

马耳东风拂面香,鸳鸯属玉惊人起。归涂借问今何时,梨花桃花才结子。

渺渺春波万古閒,悠悠天地长如此。偕隐何辞挽鹿车,云水遨游胜朝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献欧阳永叔

宋代刘攽

毛生重九鼎,剧孟雄敌国。布衣未易轻,壮士多感激。

遍读近古书,仰求当时人。胶弦非工声,直钓良苦辛。

举世无与游,行且三十春。岂乏富贵士,相视犹埃尘。

屈指东诸侯,侧闻廷中臣。霜毛九皋鹤,绝足大野麟。

往者移太常,正气横苍旻。连翩少垂翼,浩荡俄纵鳞。

天衢自兹亨,要路实有津。谏疏必焚草,王言粲如纶。

云霄入顾眄,方牧宁逡巡。岂惟国忧贤,固是材致身。

南金一销铄,荆玉成缁磷。少留股肱郡,不废廊庙珍。

道悠任逾重,文雄声益振。指掌五代论,藻鉴盈门宾。

信陵虚左乘,程子倾盖亲。意气已然诺,许与忘旧新。

孤剑虽蒯缑,丈夫不羞贫。愿言敝缊袍,试托狐貉邻。

往无鲍叔知,那识夷吾仁。毋令箕山客,洗耳兹水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相逢行赠徐刚中之建宁兼柬黄彦美总帅

明代蓝智

去年逢君紫霞洲,今日逢君沧海头。逢君处处好颜色,叹我年年长作客。

被褐昂藏七尺躯,蟠胸磊落五车书。姑苏台北曾走马,越王城南还钓鱼。

看花梦想扬州远,采药归来杏林晚。堂上慈亲鹤发长,阶前幼女鹑衣短。

见君虽贫不解愁,结交尽是豪雄流。侯门咫尺耻干谒,客路寻常歌远游。

我亦扁舟滞江浦,握手相看总羁旅。千年龙剑蚀尘泥,三月莺花老风雨。

明日洪塘又送君,离亭诗思正纷纷。黄垆有酒莫漫醉,待余同拟梅仙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岘首山观羊叔子堕泪碑

明代袁宏道

欲知叔子恩多少,但看龟趺碧浅深。铜雀台中歌舞妓,那能挥泪到如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临川刘钟台先生 其二

明代陈邦彦

士有不得志,闭户尘凝几。驱车驾言迈,念年不踰里。

草莽怀杞愚,中宵频徙倚。马齿日以长,然疑互相訾。

居圉属多虞,安能为园绮。飞鸟艰羽毛,国士惭知己。

悠悠望江乡,所思若庭戺。毋然恋岩阿,勉为苍生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边将 其三

宋代司马光

横吹长笛千万骑,将军塞北立功回。边人争出孤城望,渐见旌旗天外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时宰生日乐章七首 其四 单于朝章第四

宋代周紫芝

单于朝,流沙暨。天降康,神乐只。坐法宫,圣天子。稽唐虞,制六艺。

属大儒,明古义。金支张,玉帛制。告太平,备昭事。天马徕,渥洼至。

朱鸟徕,翔九陛。愿寿公兮报公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

宋代曹彦约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
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
兴来还兴尽,呵手复须臾。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