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郑尚书赴广州

唐代张籍

圣朝选将持符节,内使宣时百辟听。海北蛮夷来舞蹈,
岭南封管送图经。白鹇飞绕迎官舫,红槿开当宴客亭。
此处莫言多瘴疠,天边看取老人星。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十首 其五

魏晋张协

昔我资章甫,聊以适诸越。行行入幽荒,瓯骆从祝发。

穷年非所用,此货将安设。瓴甋夸玙璠,鱼目笑明月。

不见郢中歌,能否居然别。阳春无和者,巴人皆下节。

流俗多昏迷,此理谁能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代庞尚鹏

淡月疏星天气凉,飞飞长似逐人忙。风高便入金鳌阁,雨暗还来绿野堂。

谁笑浮生同腐草,夜看青史借馀光。相逢若问行藏事,莫怨人间白昼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百一诗 九

两汉应璩

百郡立中正。
九州置都士。
州闾与郡县。
希疏如马齿。
生不相识面。
何缘别义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致政赵少师远访欧阳少师于颍川

宋代韩琦

一忆贤交动至诚,安车虽远必勤征。荀陈为会还推象,嵇吕相思不问程。

洛社成图兹易合,越溪回棹彼何情。西湖便是瀛洲上,莫接仙游跨海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廷珍宪副以诗贺予平寇次韵答之

明代何乔新

绿林妖祲喜初收,画毂归来得自由。野戍花深无战戟,平田草绿有耕牛。

成功自愧非彬甫,忧国谁怜似子牟。多谢故人传秀句,琼瑶乏报祗增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医士过访诗以赠之

明代王渐逵

医家王道类吾儒,领取全功自不疏。前代东垣今见子,十年医案已成书。

烟霞品物堪供客,泉石膏肓益愧予。杖屦峰头还惜别,逢人休指野农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宁和岭

宋代洪适

初识宁和岭,有怀占梦时。闻诗千里隔,断织九京悲。

草木应相记,烟云浑异宜。西风袭怀抱,泪睫不胜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代王冕

世情多曲折,客况自堪怜。听雨愁如海,怀人夜似年。

草肥燕地马,花老蜀山鹃。冷澹无归计,苍苔满石田。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