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废瑟词

唐代张籍

古瑟在匣谁复识,玉柱颠倒朱丝黑。千年曲谱不分明,
乐府无人传正声。秋虫暗穿尘作色,腹中不辨工人名。
几时天下复古乐,此瑟还奏云门曲。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州慢 忆别

魏晋张野

红雨西园,香雪东风,还又春暮。当时双浆悠悠,送客绿波南浦。

阳关一阕,至今隐隐余音,眼前浑是分携处。此恨有谁知,倚阑干无语。

凝伫。天涯几许离情,化作暮云千缕。过尽征鸿,依旧归期无据。

京尘染袂,故人应念飘零,岂知翻被功名误。无处着羁愁,满春城烟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天台寺

明代庞嵩

紫薇天北有三台,此寺天台天与来。我与天游空一望,万山苍翠总低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远招十五叠 其十五

明代顾璘

十五叠兮歌已终,声微泪尽心难穷。九原钟逢不可作,高山流水悲枯桐。

英雄去矣馀浩气,万古潺潺江汉东,魂兮为我流长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安夜月

唐代杜牧

寒光垂静夜,皓彩满重城。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
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陪刘提点游西山

宋代薛季宣

我家西山下,早晚空翠滴。漫仕鄂王城,西山怅难觅。

不知寒溪上,好景天意锡。举趾异川陆,千里共岑寂。

丘园动归念,魂梦时历历。东吴赛粤瓯,信美心愈戚。

古见似人喜,乡闬今有觌。且作西山游,笑颜忻自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磁州咏古二首 其一

明代薛瑄

北来行色正骎骎,马傍西山静客襟。滏水源从龙洞出,漳河流自发鸠深。

卓茆亭古无遗响,胜景园空罢赏心。翘首川原思故老,尚留珠玉到如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彭士扬慈训堂

明代杨荣

楚楚儒冠映綵衣,生平教育赖慈闱。十年灯下存丸胆,万卷窗前想断机。

乌哺深恩时有待,鲑珍厚养志无违。曳裾已遂娱亲乐,白发还看衣锦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续父井梧吟

唐代薛涛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