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中寄元宗简

唐代张籍

秋堂羸病起,盥漱风雨朝。竹影冷疏涩,榆叶暗飘萧。
街径多坠果,墙隅有蜕蜩。延瞻游步阻,独坐闲思饶。
君居应如此,恨言相去遥。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兰陵王

宋代李公昴

燕穿幕。春在深深院落。单衣试,龙沫旋薰,又怕东风晓寒薄。别来情绪恶。瘦得腰围柳弱。清明近。正似海棠,怯雨芳踪任飘泊。
钗留去年约。恨易老娇莺,多误灵鹊。碧云杳渺天涯各。望不断芳草,更迷香絮,回文强写字屡错。泪欲注还阁。孤酌。住春脚。便彩局谁堪,宝轸慵学。阶除拾取飞花嚼。是多少春恨,等闲吞却。阑干猛拍,叹命薄,悔旧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酬子功行次白鹭洲见寄

宋代黄履

已隐南山雾,聊经白鹭洲。初闻未得见,怅望登高楼。

空城凝寒云,目极徒离忧。咫尺邈千里,此夕如三秋。

何当侵星来,樽前得诗流。一饮诗百篇,同销万古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陈敬则寄赠二首 其二

元代刘崧

怜君壮岁好容颜,肥遁高情不可攀。放棹有时歌绿水,持杯长日对青山。

芙蓉亭馆秋风早,杨柳池塘夜月閒。吟取新诗三百首,遗音犹许继重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三绝 其二

明代岳正

菊花又报一年秋,聊复凭高解我忧。秋水长天那更得,子安才调尚淹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高泉谢公回滇周太霞同泛舟

明代杨慎

高泉仙棹访贫家,城上高楼接太霞。坡老旅情昌歜酒,雍陶乡思米囊花。

迢迢紫宙凌风翰,渺渺银潢贯月槎。岐路不须悲断梗,吾生今巳任瓠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三

清代奕绘

正月高枝渐发黄,大堤官路各成行。承恩最是西园柳,火树春灯夜照将。

生机动,气昌昌。天街酥雨草初芒。一年好处无过此,绝胜秋风踠地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七弟生朝

宋代项安世

至日阳生万事新,阿连于此庆生辰。
一天云物皆和气,满市人家作贺宾。
寿算暗随宫线长,科名行逐地雷伸。
病夫已学陈根退,只愿庭前玉树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月波楼中秋作)

宋代毛滂

高柳横斜,冷光凌乱摇疏翠。露荷珠缀。照见鸳鸯睡。
□□□□,□□□□□。□□□。□□□□。□□□□□。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