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宫词

唐代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泪水湿透了罗巾无法入睡好梦难成,深夜时分听到前殿传来按着节拍唱歌的声音。
红颜尚未老去已经失去了君王的恩宠,斜靠着熏笼一直坐到天明。

注释
宫词:此诗题又作《后宫词》。
按歌声:依照歌声的韵律打拍子。
红颜:此指宫宫女。
恩:君恩。
熏笼:覆罩香炉的竹笼。香炉用来熏衣被,为宫中用物。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101
2、 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58-259

鉴赏

  这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首句写夜来不寐,梦想君王临幸;二句写忽闻前殿歌声,君王来幸无望;三句写红颜犹在,君恩已断之苦;四句写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于是斜倚熏笼,坐待至天明,终成泡影。全诗语言明快自然,感情真挚而多层次,细腻地刻划了失宠宫女千回百转的心理状态。

  诗的主人公是一位不幸的宫女。她一心盼望君王的临幸而终未盼得,时已深夜,只好上床,已是一层怨怅。宠幸不可得,退而求之好梦;辗转反侧,竟连梦也难成,见出两层怨怅。梦既不成,索性揽衣推枕,挣扎坐起。正当她愁苦难忍,泪湿罗巾之时,前殿又传来阵阵笙歌,原来君王正在那边寻欢作乐,这就有了三层怨怅。倘使人老珠黄,犹可解说;偏偏她盛鬓堆鸦,红颜未老,生出四层怨怅。要是

  

诗的故事

  诗的主人公是一位不幸的宫女。她一心盼望君王的临幸而终未盼得,时已深夜,只好上床,已是一层怨怅。宠幸不可得,退而求之好梦;辗转反侧,竟连梦也难成,见出两层怨怅。梦既不成,索性揽衣推枕,挣扎坐起。正当她愁苦难忍,泪湿罗巾之时,前殿又传来阵阵笙歌,原来君王正在那边寻欢作乐,这就有了三层怨怅。倘使人老珠黄,犹可解说;

  偏偏她盛鬓堆鸦,红颜未老,生出四层怨怅。要是君王一直没有发现她,那也罢了;事实是她曾受过君王的恩宠,而现在这种恩宠却无端断绝,见出五层怨怅。夜已深沉,濒于绝望,但一转念,犹翼君王在听歌赏舞之后,会记起她来。于是,斜倚熏笼,浓熏翠袖,以待召幸。不料,一直坐到天明,幻想终归破灭,见出六层怨怅。一种情思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307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黄玉轮宫詹过濠梁各步前韵

南北朝王猷

帝宅瞻佳气,津头步晚亭。菊篱霜始白,柳岸浪犹青。

剑合疑干象,槎浮似泛星。冷听歌濯者,适意趣偏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云林图赠伯琛

唐代刘琏

我家昔住苍山巅,竹树杳蔼当庭轩。有山竟日情不厌,时与白云相往还。

迩来别家又三载,引领长望心悁悁。豫章曹君江海客,济时久习轩岐术。

深情迥若彭蠡宽,逸气远与匡庐适。偶然赠此云林幽,黛色烟光远相逼。

采芝却忆商山翁,种杏自喜多阴功。良医良相各有志,岂与流俗论卑隆。

伊余蹇拙无所似,好古每欲寻高踪。山中黄精倘或煮,幅巾裋褐期相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蹄

清代陈忠平

背负苍天恣意行,风雷激荡耳边生。铁鞋踏破寻常事,未许人间有不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楼子山云栖上人

唐代刘得仁

一室凿崔嵬,危梯叠藓苔。永无尘事到,时有至人来。
涧谷冬深静,烟岚日午开。修身知得地,京寺未言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晖上人夏日林泉

唐代陈子昂

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岩泉万丈流,树石千年古。
林卧对轩窗,山阴满庭户。方释尘事劳,从君袭兰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张路教

元代袁士元

北风何栗烈,木落清霜飞。天高鄞水寒,客子话别离。

三载县博士,官冷苦自縻。青灯坐深夜,竹屋风凄凄。

齐人报及瓜,喜色浮双眉。翩然告归去,浩气不可羁。

丈夫太阿剑,断玉如切泥。绿尘凝古匣,岂终韬光辉。

县邑聊小试,才大当优为。天空雁影寒,日暮烟光微。

行行各自励,勿叹功名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读书中秘与脩天下志书柬陈宣之 其二

明代丘浚

峥嵘杰阁殿东头,圣代储才礼数优。四库有书资检阅,九关无禁任观游。

日华暖映三珠树,云气晴浮五凤楼。海上仙山真浪语,玉堂深处即瀛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代叔父九经堂歌

宋代史浩

黄冠物外士,碧眼世中儿。琅函赤轴富裒蓄,金作蛟龙盘绣栭。

撞钟击钵走聋俗,圣典寂寞令人悲。我登九经堂,四顾光陆离。

画檐散彩喷朝日,翠幌倒影摇天池。牙签插架争突兀,若有鬼物森持扶。

使君雅意尊经术,故辟后圃披遗基。咄嗟土木上星汉,下视仙宫梵宇俱么微。

我愿兹堂遍寰海,共治皆以经为师。一变人心至齐鲁,再使风俗跻农羲。

却向兹堂命宾友,霜藤象管唱新诗。东风吹到君王耳,唤取文翁归玉墀。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