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 122篇诗文汉统千龄接,虞衡七政齐。德馨天自飨,容祲古犹稽。
舆卫钩陈北,衣冠观阙西。雨先清道跸,寒避礼神圭。
方士朝仙仗,宫垣挟御堤。庙芝楹叠璧,帝乐字连奎。
虚次尤祗慄,怀亲极惨悽。珠旒依玉色,兰炬映璇题。
两相初扶翼,崇坛六降隮。高灵森欲堕,诸福应如携。
燎夜坛三烛,凌霜甲万犀。宗藩申宝酌,秘检护金泥。
奉引星辰烂,旋归锦绣迷。端门临五凤,步辇驻双霓。
日照云裳委,风含綵筤低。和声翔四表,嘉泽浸群黎。
盛事真寥廓,微生荷奖提。侍祠叨执爵,著籍缪通闺。
异宠何由报,孤忠誓不睽。裁诗独惭晚,犹得并凫鹥。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