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 39篇诗文牵牛花开香绕风,纤指削成青玉筒。三春晓露沁花蕊,飘飖仙佩凌天中。
当时铅华称游冶,尽日含姿妆不卸。楼头月落尊酒空,短景催人急如马。
临台自觉朱颜非,倚阑泪湿金罗衣。似恨秋风太相虐,积雨阴阴凋绰约。
啼莺无复艳阳时,乳燕空惊旧帘幕,春来秋去何足叹。
君不见五族七贵皆高冠,朱楼画栋连云起,中有殊丽多邯郸。
明珠翠羽缀首饰,紫檀红玉雕阑干。一朝桑田变沧海,脂房秋水空氿澜。
谁能使乌不飞、兔不走。肘后黄金印如斗,庭前有花尊有酒。
高歌一曲三千杯,长与南山作宾友。
华构何年玉斧修,规摹宏丽属贤侯。治成不废登临乐,望远宜穷水石幽。
千里烟云瞻北阙,四时风景冠南州。山如蟠踞成龙虎,剑有雌雄射斗牛。
天倚笔峰排玉笋,仙留篆石浸银钩。二川俯瞰丁为字,万室傍连蜃结楼。
樽俎幸容陪胜赏,笙歌更觉助清游。朝云暮雨滕王阁,明月清风白鹭洲。
梦草惠连留句法,游山安石继风流。尚能执笔从公赋,却恨归鞍不可留。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