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北青萝

唐代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夕阳落入崦嵫山中,我去探访一位独自住在茅屋中的僧人。
树林落叶纷纷,不知僧人住在何处?沿着寒云缭绕的山路,盘曲而上,不知走了几重。
夜幕降临,僧人在茅屋中独自敲磐诵经,闲适的靠着一枝青藤与他交谈。
大千世界俱是微生,我还谈什么爱和恨呢?

注释
青萝:一种攀生在石崖上的植物,此处代指山。南朝江淹《江上之山赋》:“挂青萝兮万仞,竖丹石兮百重。”
崦(yān):即“崦嵫(zī)”, 山名,在甘肃。古时常用来指太阳落山的地方。
初夜:黄昏。
磬(qìng):古代打击乐

鉴赏

  这首诗首联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颔联写诗人寻访所经之路程、所见之景物;颈联写诗人黄昏时才寻到僧人,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僧人的简静生活;尾联写诗人获得了思想的启迪。诗所表达的是一种不畏辛劳艰险、一心追寻禅理、淡泊之怀面对仕途荣辱的愿望,既赞美了僧人清幽简静的生活,又表现出诗人对禅理的领悟,淡泊之怀面对现实、从容之心面对仕途荣辱。此诗语言凝炼,富于蕴藏,层次清晰。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时当红日西沉山谷,诗人进入山中,去拜访一位住在茅屋中的僧人。“茅屋”,写出僧人居处的简朴,“孤僧”,写出僧人的不厌孤独。而诗人此时正逢生活清苦、亲朋离散的艰难岁月,他寻访这样一位清苦而孤居的僧人,显然是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偕伯氏周臣过织帘先生故居同顾伊人访陈确庵夜宿

唐代王揆

草堂人去薜萝存,洒泪空招未返魂。犹见康成遗故籍,忽思元亮老孤村。

青浮稻色秋间路,白照芦花月里门。感旧愈难今夜别,追维生死对黄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代戴梓

华冑南宫捷,雄文东国强。君时荣上苑,余正厕岩廊。

丰度真英异,家声正炽昌。簪缨传奕叶,弓冶在文章。

未作龙门客,徒瞻凤羽光。挺身期远大,立节自辉煌。

博禄居清要,垂绅佐太常。宸枫悬广宇,锥颖脱虚囊。

执法黄门显,筹时白简张。熊车抡士出,虎观猎才良。

泰岱公明著,嵩高颂誉彰。国恩容贷借,臣议谨储藏。

不独偫才虑,端为糜费防。一言陈庙算,四渎凛朝纲。

晋秩辞天陛,弹冠谒帝乡。朔风千里月,塞草五更霜。

幸接同舟教,应消扫径望。拂尘荒署酒,捧袂御炉香。

通谊前交久,言欢后叙长。土纯才或驳,士朴学疑荒。

作则劳提命,培根赖激扬。庸庸惭马齿,矫矫羡龙骧。

挂矢门空老,悬弧第自庆。负生先四日,委德逊千祥。

共喜梅兼雪,偕联洁又芳。春风吟有意,淑气祝无疆。

玉佩擎鹦鹉,金钟戛凤凰。医闾云窈窕,渤海蜃迷茫。

并作阶前物,来供席上觞。问年何所似,杲日拥扶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梦中作

唐代韩偓

紫宸初启列鸳鸾,直向龙墀对揖班。九曜再新环北极,
万方依旧祝南山。礼容肃睦缨緌外,和气熏蒸剑履间。
扇合却循黄道退,庙堂谈笑百司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戏答提举刘宜翁看山

宋代黄履

处世能无欲,看山岂有难。吾心度禅定,山亦不须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 其八 靖海扬戈

明代曹于汴

余闻古圣人,出入剑为佩。奈何悬蓬矢,慑志黄云塞。

挥毫睨武夫,武夫歼巨憝。扬戈沧海中,不比龊龊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北行杂咏四首 其三

明代苏升

何人赤脚落层冰,敲出深湖见活魿。最是渔郎能解事,前村曾有酒如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状元孙学士

宋代王禹偁

久居台阁多忧畏,欲荐贤才涉比周。
灰死寸心甘不动,雪侵双鬓未能休。
封章事寝空腾谤,制诰词荒益自羞。
唯爱君家棣华榜,登科记上并龙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越饥谣六首 其一

元代洪焱祖

冶翠妖红满境湖,扁舟曾系绿杨株。重来风物今如许,安上门前旧画图。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