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黄山层峦叠峰,千峰竞秀,溪流纵横,云峰烟溪,景色清幽,常年清凉如秋。面对黄山,但见孤峰绝顶之上,云烟竞秀,悬崖峭壁之上,瀑布竞相流泻。炼丹峰的炼丹洞中,相传有形似桃花的灵异石,轩辕峰下的彩芝源,相传曾是轩辕黄帝采灵芝的地方,所以在初春正月,雪后天晴之时,我便开始乘兴踏雪游山了。我曾亲眼看见白日里的白龙潭潭水,犹如雷霆骤击,汹涌腾越,又如同海潮翻滚白浪升空。
当年黄帝和浮丘公栖游黄山时用过的玉枕、玉床等卧具不知还在不在。月夜面对天都峰举目凝望之时,远远地听到远处传来的凤箫之声。在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晨光微曦之际,远望希望能见到浮现于高空的龙楼。当年浮丘公提炼丹砂的石穴
词的上片,描写黄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的壮丽风光,下片则以动人的神话传说写黄山的奇情异彩。从起句开篇,词人即纵笔挥洒,连刷三句,整体上绘出黄山雄伟瑰丽的画面。用拟问语气点出白鹿、青牛,作为词的收结,辞尽而意不尽,含有无穷的韵味,使奇美的黄山又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在这首词中,作者仿佛在读者面前打开一座神界仙山,想象丰富,情思变化多端,笔触多样,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千姿百态的秀丽景色,使人应接不暇。词的上片,描写黄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的壮丽风光。下片则以动人的神话传说写黄山的奇情异彩。从起句开篇,词人即纵笔挥洒,连刷三句,整体上绘出黄山雄伟瑰丽的画面:“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所谓三十六峰,不是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337篇诗文主人高谊高千古,胜情往往兼山水。彩笔淩霜挥紫烟,清音匝地吐兰芷。
名园溪上辟浩荡,神秀体物象经纬。一室潮声隔洲渚,芙蓉落尽梅花起。
梅花霏霏白玉枝,参差两树纷相倚。虽未繁开答佳节,一朵两朵亦神美。
主人感此有馀忆,开筵花下歌王子。爱我南山桂树篇,解他东阁梅花理。
因教花前早相待,一酌一歌调绿绮。座中有客最高名,风流沐史先生李。
李君从来擅豪举,主人高情李君喜。忽然长啸生雄风,万里青天切寒泚。
握中何所有,金盘翠袖飞纤指。席上何所闻,婉转清歌错流徵。
醉后何所见,玉颜微酡映朱履。更兼贤主善娱宾,交厨丝络送八珍。
三重十过嗟金缕,万转千回倚玉人。双双照水窥妆影,两两行云拂锦茵。
我本淮南公,又是武陵叟。婆娑桂树山,跌宕桃花酒。
十年牢落空长吟,偃仰青天重搔首。漫劳嘉会惬丘壑,却把章缝对台阁。
谈天幸接故人欢,闻歌不尽新声乐。故知此意非徒尔,赤日红尘梦魂里。
不数风流五百年,可但纵横数千里。落落论才天地偏,手挥八极淩苍烟。
主人能诗客能酒,一斗岂得合自然。两村萧萧大如斗,只此招携非反手。
今日相逢不尽欢,他日相思亦何有。古来名士多寂莫,会须秉烛恣欢谑。
莫向红颜誇盛年,请看节序飘飞藿。一度梅花一度春,罗浮淡月几回新。
不信清狂李供奉,花前肯负澹妆人。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