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桃红·杂咏

元代盍西村

绿杨堤畔蓼花洲,可爱溪山秀,烟水茫茫晚凉后。捕鱼舟,冲开万顷玻璃皱。 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堤上栽着绿杨柳,小洲上蓼花飘飞,一派可爱的秀美山溪景致。傍晚微凉,水面上烟雾笼罩,一片迷茫。只见捕鱼的轻舟凌波而出,冲开万顷的水面,漾起不绝的波纹。天空中飘着残留的云朵,天边抹着晚霞的余辉,更点缀了洞庭秋色。

注释
洲:水中的陆地。
“烟水”句:傍晚以后,天气宜人。水面上烟雾笼罩,一片迷茫。
玻璃皱:比喻水浪。
秋:指秋色。

参考资料:

赏析

  该曲描写洞庭秋景,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给读者留下了洞庭之秋的万种风情。

  首句“绿杨堤畔蓼花洲”,写到绿杨,蓼花,带有普遍性、典型性,但一写堤岸,一写州,傍水而更得生机,绿杨与红蓼相映,美景与野趣顿现眼前。

  次句“可爱溪山秀”,着意点明景色之美,且将目光从近处的堤岸纵送至远处,水光山色成为绿杨,蓼花的美丽背景。

  “烟水茫茫晚凉后”,这时苍茫的入目景色使人微觉惆怅,捕鱼小舟冲破了湖水的平静。在这渐归沉寂而又涟漪微动之时,随着情绪的波动,抬起的目光从低处的水移向高处的天,只见夕阳的余晖之下,乱云未收,残霞似锦,装点洞庭秋色,一片茫然,无际无涯,与湖波相映,更加美丽,壮观

  

盍西村

  盍西村,生平不详。盱眙(今属江苏省)人。元·钟嗣成《录鬼簿》未载其名,而有盍志学,或以为系一人。《录鬼薄》把他列为“前辈已死名公”,称其为“学士”。他的散曲多为写景之作,歌颂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论说其词“如清风爽籁”。其散曲作品现存小令17首,套数1套。

► 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三首 其一

宋代江南雨

劫罅何须鹿马分,寻香蜂蝶易成群。喧喧笳鼓满庭春。

眼底漫飞千片雨,心头空袅一丝云。当时不合阻芳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摊破浣纱溪·立春后三日

五代袁思古

三月春风料峭寒。伤春无语倚雕栏。春到人间花信早,待谁看。

我自天涯沦落后,潇湘归卧几曾安。回首不胜家国感,一长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摩诃庵

明代宋琬

不意能来此,高僧共默然。灯传无尽劫,花有再生缘。

幻梦初弦月,微躯小劫年。画廊松影外,呵壁问诸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窦拾遗赴朝因寄中书十七弟(窦拾遗叔向其弟窦舒也)

唐代李嘉祐

自叹未沾黄纸诏,那堪远送赤墀人。老为侨客偏相恋,
素是诗家倍益亲。妻儿共载无羁思,鸳鹭同行不负身。
凭尔将书通令弟,唯论华发愧头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歌姬玉兰口号见赠亦用其韵即席答之 其一

明代张萱

燕子楼前未闭关,白头常伴白云閒。若向五湖同一泛,西园亦是鹿门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怀方肃之

明代郭之奇

家本青山旁,白云守孤尚。清时容懒疏,自甘形骸放。

云何轻故山,烽火来虏状。翘首拊髀思,忧心随荡漾。

击楫溯中流,风烟传涤荡。欣闻一怒安,俯惭万里浪。

驰针遍所亲,进退依君访。君方闭户深,驱车莫与伉。

已阻弹冠情,翻惊捷足谤。家园喜无关,沿洄轻扁舫。

鸥玩复经年,鸿来闰冬望。新诗溢毫芒,夙盟坚腑脏。

岭梅想劳思,江月悠以怆。两地出谷心,一天清梦偿。

不畏功名迟,但惜居诸旷。生逢舜禹君,致身谁能让。

刍荛意可资,葵藿性不忘。还叹岭海踪,引援无他长。

冷局人赘疣,有怀终肮脏。赖子声名蜚,雁行推倜傥。

棱棱重词宗,染翰首为唱。转睫计秋风,遥遥冰雪壮。

预期先尺书,因之沥所向。屈指聚欢时,郁陶一舒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徐氏池亭 其二

明代徐熥

桃源何处所,此地即仙家。林密藏春霭,楼虚纳晚霞。

轻风三径竹,微月一庭花。晏坐尘心远,寒塘独听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颜长官百咏·山居

宋代朱继芳

半屋云霞与鹿分,两株古木正当门。
野花自落东流水,坐对青山酒一樽。

盍西村

  盍西村,生平不详。盱眙(今属江苏省)人。元·钟嗣成《录鬼簿》未载其名,而有盍志学,或以为系一人。《录鬼薄》把他列为“前辈已死名公”,称其为“学士”。他的散曲多为写景之作,歌颂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论说其词“如清风爽籁”。其散曲作品现存小令17首,套数1套。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