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华山

宋代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华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齐平的山。
在山顶抬头就能看到红色的太阳有多近,回头看甚至觉得白云都很低。

注释
与齐:与之齐的省略,即没有山和华山齐平。
举头:抬起头。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回首:这里作低头,与“举头”相对应。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赏析

  《华山》是寇准七岁时的咏诗。寇准,是北宋时期的一个稀世神童,他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据史书记载,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了这首传为千古佳话的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即景即情之作,每一句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可谓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这两句诗意思是说,比华山高的只有蓝天,也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齐,极写华山巍峨高耸之非常。其中“只有”一词说明了华山极高,再比华山高的就只有那蓝天了;“更无”说明华山是唯一最高的山峰,再没有任何一座山峰

  
寇准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3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仙窟诗 游后园

唐代崔十娘

梅蹊命道士,桃涧伫神仙。旧鱼成大剑,新龟类小钱。

水湄唯见柳,池曲且生莲。欲知赏心处,桃花落眼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谷口作

唐代张乔

巴客青冥过岭尘,雪崖交映一川春。
晴朝采药寻源去,必恐云深见异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奎方舟后用章二上人

元代贝琼

奎公不种远公莲,卓锡西湖已十年。路入雪山灵草合,泉通沧海毒龙眠。

听法每期双树下,题诗须到四卷前。干戈满地伤飘泊,目断千峰紫翠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暮春同郭善伯塾师谢孟忠外侄入郡

明代张萱

初晴移画舫,有客试絺衣。蹴浪帆初饱,迎风棹欲飞。

人同郭有道,诗咏谢玄晖。谁谓春江晚,春江草正腓。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褫亭冒雪至余吾

明代祁顺

小寒今日初交节,同云一色浓阴结。谁剪银河不露痕,满天飞下琼瑶屑。

双旌疋马停且行,仆夫推挽肩舆轻。四围莹白无尘滓,似我灵台一点明。

平生踏雪行应惯,王事勤劳又何怨。蹇驴破帽自多情,金帐羊羔奚足羡。

逢人不说行路难,却念小民饥与寒。更有关头戍边卒,铁甲绕身寒透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柬黄于雍

明代佘翔

日夕下帷不厌贫,诸生似尔气嶙峋。春城几度逢倾盖,艺苑何人悟斲轮。

豹隐深林文欲变,龙蟠大海性难驯。东篱浊酒花饶笑,迟尔停桡访隐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泊石龙将抵羊城口号

明代谢元汴

茫茫烟雨片帆中,极目低迷远树濛。一路莺啼催客梦,到来五月荔支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景范为武林施秀才赋

明代程敏政

往哲去已远,遗范存典册。居然山斗尊,景仰斯有获。

多君浙西彦,揭榜示鞭策。一善思服膺,微言亦探索。

持循苟弗已,渐可窥道脉。或堪凤腾咮,何止鹏奋翮。

云为一愆期,名实坐难核。悠悠圣狂分,忽忽天壤隔。

勉哉好德人,毋遣中道画。希颜与学孔,千载后贤责。

寇准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