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298篇诗文
晚登漱玉亭,朗诵坡公诗。峡破不复合,龙飞不复归。
但觉风雨沈沈四山暝,半空洒落千珠玑。石色际天青,遍刻前人辞。
后题压前题,好名转被通人嗤。不如煮瀑布、拾松枝,可以润渴吻、涤馋颐。
不则佳酿贮以双鸱夷,看山时复一中之。醉眠石上世事吾弗知,浮沫淅淅溅我霜华髭。
黄君五十六岁始举一子是年予亦有次郎黄冬官也厥父尚书予故得侈其家世
异骨成何晚,真毛产固殊。云移丹穴种,雾滃渥洼驹。
蓦堕怀中月,俄横掌上珠。试啼存大鉴,摩顶协玄符。
弥月翻身健,期年认父呼。聿曾提俎豆,讵但识之无。
乡里论前辈,尚书挺后模。终于金石贯,贻厥鬼神扶。
冠玉元诸子,含香矧丈夫。急流弃轩冕,长啸即江湖。
人每占瞿后,天应福赵孤。外家邠老裔,晚境乐天雏。
瑞拟连胎蚌,贤期返哺乌。星辰追履上,诗礼绍庭趋。
抱子谁非足,忧时尔实迂。向来颠种种,今始觉于于。
失路均浮梗,为邻独守株。弄璋亦偶尔,献璞欲何须。
漫俟儿童长,虚愁日月驱。龙猪吾暇较,天地几桑榆。
山水之间,丘壑存焉,为谁所居。是玉山往岁,雅人遗意,金昌此日,野客新庐。
百尺青瑶,千竿碧玉,映带浓阴五亩馀。当清昼,听凤吟鸾啸,天籁徐徐。
红桥仄径萦纡,更着个茅亭对绿渠。况龙文藻思,烟云能赋,虎头妙笔,瀛海堪图。
都谓先生,可称高士,为圃为农并读书。吾深羡,羡此中大隐,却胜菰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