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298篇诗文
春日携李眉山彭湘南王兰谷藏上人重游盘山自西甘东甘二涧历上方东竺
上有可攀下可援,乱石插脚松碍肩。盘山之游信奇绝,我今不到又几年。
西峰朵朵开青莲,东峰半绾湘娥鬟。中峰鹄立峙云汉,游人迹绝终古寒。
招呼胜友理幽事,山瓶载酒春风颠。阴崖未放百草坼,暖溜暗滴层冰穿。
两涧猿鸟犹依然,山中老僧还晏眠。青冥可望不可蹑,轧轧笋舆争后先。
一折一转历幽邃,那知半岭平如毡。不爱坦夷爱险仄,缒身却下千仞渊。
云根或有龙精缠,不然栖止飞行仙。攀萝曳葛递偃仰,断壁置屋琉璃悬。
绵堆退谷乍娟秀,东庵错锦花连天。兴阑亦复舍此去,山灵哑哑嗤愚顽。
恨无奇句压百怪,只有烂醉轻万缘。后人莫惜破两屐,觅我题字春岩烟。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