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298篇诗文
伯鸾佳偶,羡仙种桂苑,一棱清馥。葭管将回阳律暖,人在玉堂华屋。
半吐琼芳,初圆蟾影,早弄龙章轴。绮筵雅奏,介眉春酒方熟。
频年羁宦天涯,喜左连兰蕙,右依珠玉。共拥兽炉欢宴处,笑举霞觞相祝。
月殿长春,天香久驻,不似凡花木。叠累结子,满庭垂满金粟。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