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

唐代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日景物格外的好,山峰松柏参天,江水涌流不息,水光与山色交相辉映。
手携一壶流霞酒,采取这寒冷天气开放的菊花,细细欣赏。
这里地处偏僻,怪石嶙峋,松树古远,微风吹来,响起松涛声有如弦管齐鸣奏出的悦耳的乐声。
酒杯中倒映着我欢乐容颜,独自一个人喝酒,自得其乐。
望着山月独自起舞高歌,任帽儿被舞风吹落,却不知道让我怀念的朋友都在哪里。

注释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俗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这天又叫重阳节。
云景好:景物好。
流霞:美酒名。
搴(qiā

赏析

  这是一首重阳节登高抒怀之诗。

  一二句写秋高气爽,开篇写令人赏心悦目的秋景。秋日的天空,辽阔高远,一碧如洗,朵朵白云在蓝天中飘浮,它们时而分开,时而连成一片,时而像一团团的棉球,时而又像是翻卷的波涛,变幻不定,千姿百态;秋日的大地,明丽清爽。只见层叠的山峰松柏参天,波平浪静的江水涌流不息,水光与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三四句写饮菊花酒,在这天高气爽的秋天里,又逢重阳佳节,诗人携壶登山,开怀畅饮,而且边饮酒边赏菊。“泛寒荣”,一方面表现了秋菊的姿色,另一方面有诗人怀才不遇的伤感。

  “地远松石古”四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赏秋时的见闻和感受。在山高林密的大山深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于公元756年(唐肃宗至德元年)的九月九日在庐山登高饮酒时所作。重阳佳节秋高气爽,在这登高饮菊花酒传统节日中,诗人一个人自娱自乐,想起了自己在政治上屡屡受挫的情景,于是作下此诗。   

参考资料:

1、 邵愈强,王友乾.中国节令诗歌选:学林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59页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1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乐佳七首 其六

魏晋佚名

欲知长乐佳。中陵罗雎鸠。美死两心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多丽 春日怀七姑母

清代庄盘珠

又恹恹,过了清明时节。忆西园、杏花落后,昔年于此曾别。

见无情、绣帆挂也,到黄昏、断泪凝睫。万种离愁,飞鸿难寄,拟携罗袖,剪灯细说。

恨当日、旧栽杨柳,飞絮已如雪。长条尽、何时待得,玉腕轻折。

几多遍柔肠宛转,隔云山万千叠。步香闺、一钩罗袜,梦里行来也生怯。

刬地相逢,碧纱窗外,无端啼断数声鴃。乍惊起、画帘垂地,何处更寻觅。

檐铃响,红雨飘愁,再没休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题画兰

清代岳莲

十分珍重护芳丛,意在忘言淡荡中。尘外天然见标格,肯随桃李嫁春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徐持志见寄

宋代李弥逊

绣衣归卧水云乡,湛辈犹怀岘首羊。
似我鹄乌忘白黑,知君牝牡失骊黄。
静中禅缚应超脱。别后祠锋底激昂。
投老穷途各千里,不须留颖见锥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依韵和郭祥正秘校遇雨宿昭亭见怀

宋代梅尧臣

君乘瘦马来,骨竦毛何长。
下马与我语,满屋声琅琅。
一诵庐山高,万景不得藏。
出没望林寺,远近数鸟行。
鬼神露怪变,天地无炎凉。
设令古画师,极意未能详。
诵说冒雨去,夜宿昭亭傍。
明朝有使至,寄多惊俗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朝中措(为文倅元益寿。元益,陈鲁公之婿)

宋代管鉴

十年班缀近彤庭。一笑下霓旌。好是平分风月,新秋特地凉生。
华堂燕喜,流霞觞满,彩戏衣轻。要识他年荣贵,从来玉润冰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徐道晖赵紫芝泛湖

宋代翁卷

相见即相亲,吟坛得几人。
扁舟当是日,胜赏共閒身。
山雨曾添碧,湖风不动尘。
晚来渔唱起,处处藕花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明日雨中同中甫子云二兄集湖上

宋代韩元吉

莫辞冲雨湿春衣,要看湖山滴翠微。
絮重欲飞堤柳暗,花寒无赖海棠稀。
官忙未觉追游少,醖美犹堪尽醉归。
屈指薰风来几日,绿荷簪水已依依。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