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暮春游西湖北山

元代杨载

愁耳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
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倦憩客犹勤访寺,幽栖吾欲厌归城。
绿畴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
暮春 写景 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总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更爱听那雨声,时常惦记着不要误了游览的时机、辜负了大好山色空自寂寞。
千树桃花万枝柳仍未推辞为春天作妆点的念头,花枝正盛,西湖上淡淡晴光惹人喜爱。
疲倦休息中仍要去方僧问道,丛林幽静让人心生向往,不愿归去。
桑林麦田中间夹杂着丛丛樱桃树和春笋,让人想起离家时家乡也正是这个情景。

注释
愁耳:老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
骎骎:原意是马的疾行,引申为迅速。
绿畴:绿色的田野。

参考资料:

赏析

  杭州西湖外的葛岭、宝石山,统称北山,是杭州一大景区。杨载在四十岁以前,常居于此,留下了不少诗篇,本诗就是其中被选家注目的一篇。

  杨载作诗,锻字炼句,是很下功夫的; 这首七律,在格局上并无特异之处,可观的全在于措辞的刻意求新,不肯从俗从熟。首联第一句“愁耳偏工著雨声”,把老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称为“愁耳”,已经很精炼了;把爱听称为“偏工”,更觉生动,显得这“愁耳”很有性格,于听雨这事格外精工,超乎其他功能(偏,出乎寻常之意)。但是这二者还都不及一个“著”字更见诗人的功夫——既然“愁耳”“偏工”于听雨,那么它听起来也不同往常,是紧紧地附(著,附着)在雨声边;这雨声,也仿佛不是落在窗前户外,而是擦耳而过!这是

  
杨载

杨载

  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1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所思

先秦周文

两眼断夕阳,两鬓羞临镜。
重门闭不开,唯与愁相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窗夜集叔问戏取樟木脑然雪为灯因与仲嘉叔问联句一首

宋代程俱

性空本无方,水火不留碍。阳生至阴中,此理固有在。

初疑水焚槐,忽若镜加艾。又如大海中,神龙出光怪。

冰姿映烈焰,势恐不两大。原燎正焮腾,汤沃忽崩败。

涓涓煖泉涌,熠熠寒光碎。伟哉六合间,恢诡不胜载。

阴风结飞雨,来自。九天外。苍樟出芳液,根节依大块。

初非气相求,又岂天所配。如何冰炭仇,乃作坎离会。

因知造化机,幻手端可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花引 其一 过天门关作

元代赵秉文

山如峡。天如席。石颠树老冰崖坼。雪霏霏。水洄洄。

先生此道,胡为乎来哉。

石头路滑马蹄蹶。昂头贪看山奇绝。短童随。皱双眉。

休说清寒,形容想更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江湖归思卷赠久客者

明代许炯

十年不上钓鱼矶,梦里还家觉后非。无主落花随水去,有情啼鸟劝人归。

门前翠竹高多少,山下苍松大几围。想到故园春未老,相逢桃李正芳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 朱仙镇谒岳鄂王祠敬赋

清代王鹏运

风帽尘衫,重拜倒、朱仙祠下。尚仿佛、英灵接处,神游如乍。

往事低徊风雨疾,新愁黯淡江河下。更何堪、雪涕读题诗,残碑打。

黄龙指,金牌亚。旌旆影,沧桑话。对苍烟落日,似闻叱咤。

气詟蛟鼍澜欲挽,悲生笳鼓民犹社。抚长松、郁律认南枝,寒涛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

宋代司马光

密叶萧森翠幕纡,暂来犹恨不长居。
脱冠解带坐终日,花落石床春自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宁之鹏南兄弟二首 其二

元代戴良

一自干戈后,先庐几处存。遽成豺虎峡,愁杀鹡鸰原。

岁酒空今夕,春风非故园。忧来无避处,只是倚衡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水

元代胡长孺

西昆水源出天河,一泻万里生惊波。烛浑到海更奔猛,溃决犹自吞陵阿。

瓠子鱼龙横中野,至今空唱宣防歌。故迹九道复不得,南注安流少休息。

痴冥阴云欺白日,不放扶桑光采出。连宵达旦雨如倾,绿野黄流混为一。

河伯侈大未可厌,规取桑田广宫室。长鲸老蛟助声势,城郭波浪相沈没。

神禹衣冠藏会稽,大叫不闻将安为。

杨载

杨载

  杨载(1271—1323)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延祐二年进士,授承务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杨载文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诗作含蓄,颇有新的意境。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