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绝·屈原

近现代毛泽东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屈原当时写下名篇离骚,手中没有刀却发挥了战斗作用。
当时楚国奸佞小人多贤德之士太少,只能在悲愤和绝望投入汩罗江。

注释
屈子:指屈原。屈原(前234——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楚人,是爱国主义诗人。曾辅佐楚怀王,官至左徒、三闾大夫遭谗去职。楚顷襄王时被放逐。因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晚年投汨罗江而死。楚骚:指的是《楚辞·离骚》,开了我国浪漫主义诗词的先河。赋:赋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
手中握有杀人刀:喻指屈原作《离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九月版《毛泽东诗词集》。屈原是毛泽东非常喜爱的诗人之一,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也是毛泽东终身最爱读的书籍之一。这首诗是他1961年读完《楚辞》时所作。   

参考资料:

1、 凤凰网.七绝·屈原

赏析

  这首诗毛泽东写于1962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词的开山鼻祖。屈原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鼓舞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仁人志士。毛泽东在此诗中高度赞扬屈原的爱国精神,把屈原的才华、当时的世情、以及屈原在悲愤、绝望中的心境精炼和巧妙地作了艺术再现。全诗语言精练简洁,笔锋犀利,比喻浅显明白,诗意深邃。

  诗人生前特别爱读《离骚》,曾多次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收集各种版本的《楚辞》和屈原著作。诗人运用诗句的艺术魅力,同情屈原的遭遇,诉说屈原能赋骚是因为手中有一支战斗之笔,用来捍卫自己和国家,同时歌颂了屈原强国抱负,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不屈服于恶势力而以身殉志的英勇无畏的形象。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1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将赴京题陵阳王氏水居

唐代许浑

帘捲平芜接远天,暂宽行役到尊前。是非境里有闲日,荣辱尘中无了年。

山簇暮云千野雨,江分秋水九条烟。马蹄不道贪西去,争向一声高树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二

南北朝庾信

出没看楼殿,间关望绮罗。翔禽逐节舞,流水赴弦歌。

细管吹丛竹,新杯卷半荷。南宫冠盖下,日暮风尘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唐代吴融

足恨饶悲不自由,萍无根蒂水长流。庾公明月吟连曙,
谢守青山看入秋。一饭意专堪便死,千金诺在转难酬。
云沈鸟去回头否,平子才多好赋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郭小寺

明代张治

短发行秋郭,尘沙记旧禅。
长天依片鸟,远树入孤烟。
野旷寒沙外,江深细雨前。
马蹄怜暮色,藤月自娟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致政谢都宪

明代程敏政

都台清誉重三巴,解绶归来阅岁华。雪后松筠同寿域,山中泉石富生涯。

一宵共睹长庚瑞,两日才看上巳花。遥望闽南歌戏綵,芝兰原出旧名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士

明代杨守阯

容仪脩饰色通明,出处曾占既济亨。玉乳先春资吐纳,真铅伏火抱澄泓。

襟怀倾倒卢仝碗,风韵和鸣子晋笙。若遇提撕从鼎鼐,也输涓滴润苍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从诸公饮陈常侍别墅 其一

明代王世贞

小割虒祁地,聊为梓泽园。杯从三雅贵,客有八公尊。

膝席宽宾礼,牙盘侈国恩。犹言朱邸俗,揖向栋花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陵行送余局官

元代王冕

李白题诗旧游处,桃花杨柳春无数。
六代衣冠委草莱,千官事业随烟雾。
大江西下秦淮流,石头寂寞围荒丘。
原田每每尽禾黍,青山不掩诸公羞。
高楼如天酒如海,触景令人生感慨。
红堕香愁燕子飞,风流王谢今安在?我欲去寻朱雀桥,淡烟落日风萧萧。
交疏结绮杳无迹,但见野草生新苗。
小儿纷纷竞豪纵,区区割据成何用?芙蓉水冷燕支消,千古繁华同一梦。
伤今吊古如之何?头上岁月空蹉跎。
君行喜有丝五紽,宦情不似诗情多。
江南故事可知否?白云霙霙变苍狗。
休论平生锦机手,浩歌且醉金陵酒。
毛泽东

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